慾望與私心何時終了?
從餓肚子進入人的最基本欲求,很肯定的是文明人的處理方式和遠古人不一樣,我們對於食物的看法和老祖宗不一樣,最後是食物給予我們的滿足感和原始人類不一樣。試著從「想吃」的念頭去思考和理解我們的私心和慾望,最為刻骨銘心的狀況發生在一餐沒吃之後的下一餐,當然飢餓是一種強烈的感覺,還有一種無形的心理因素,是對自己飢餓過度的憐惜,是生理和心理串連起來的慾望,造成下一餐比正常食量吃得多。不去探討吃多的弊端,從潛意識裡面疼惜自己的力道,不難理解意識接收到彌補缺憾的指令所表現出的行為,這是我看「私心」非常基礎的面相。
愛自己誠屬合理,保護自己的慾望叫做天性,只是標準值何在,在人的心裡面,最難界定的是這個尺度,在人際之間最不容易衡量的也是你我之間的界線。我們不致於喜歡冒犯別人,可是我們很有可能不經意侵犯到別人的尊嚴,通常是私心的尺度過度放大,通常是慾望一時模糊了界線,當愛自己勝過一切,當感覺別人觸碰到我們的警戒範圍,防衛變成一種慾望,不小心失控就變成侵犯,嚴重者攻擊到別人的自尊和感受。我發覺這究竟是人際間無解的習題,人類將會花很多時間探討這個議題,從私心到慾望到貪念,從愛自己到保護自己到忽略他人的存在,從地球上最聰明的生物到摧毀地球生態的罪魁禍首,根源就是私心。
我有機會體會到一種特殊的意境,可以說自豪,卻談不上自傲,畢竟眼前能夠體會這種道理的朋友不多,太多人反對我的生食主張,太多人不懂得跳脫文明的框框看人體的生理,簡單說,從飢餓看懂私心,此外,從飲食的種類可以剖析慾望。有機會認識生食養生專家柏探可(Victoria Boutenko),他們全家人透過吃生食得到健康的故事非常吸引我,為什麼他們堅持吃生食?因為他們懂了,因為他們完全掌握住人體生理的秘訣,因為他們已經從生食之中找到人間美味,他們是最理解熟食讓我們上癮的人,從柏探可女士的一句話:「當我們關上熟食的大門,我們同時關上慾望的大門」,我們究竟能學習到什麼?
吃生食的時候適可而止,換成熟食便肆無忌憚,而且貪得無厭,為什麼?難道從來沒有發現熟食中存在誘發食慾的物質?一旦理解慾望失控是哪一種畫面,投射到生命中得其它物質,譬如包包、衣服、車子、房子,所有慾望都可以換算成同一種東西,叫做鈔票,一個字代表,就是錢。從私心到需求,進而演變成慾望,人類的貪婪早就是無解的習題;從需求演變成負債,從慾望產生人與人之間的衝突,想想看,我們是否一不小心就掉入「私心的放大」與「慾望的失控」?沒有錯,我們經常游離在無限大的迷失之中,只是想法而已,空間中的慾望撞擊已經造成天崩地裂之象,是沒完沒了,完全沒有「何時終了」的詢問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