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給自己出了個題目,當自己深入思考這個問題的實境,把兩個階段的動機提出來量秤,只是很當真的思考,從動機面,我退步了。

題目是「比較初學斷食的前三年和近三年的斷食動機」,除了主動性不如,我不斷合理化自己現階段的滿足。

知識面一直進步,面對工作的抗壓性也持續增強,可是我發現主動斷食的積極度不如以往,內心出現合理化的解釋,可是我的理智沒有接受。

當年每星期14餐,如今5餐,當年內臟脂肪數字不合格,如今維持正常範圍,不打算接受任何藉口的道理很簡單,年齡騙不了人。

熟練斷食之後,早期執行斷食的淬煉感受不再,旁人怎麼吃不會對我造成誘惑,反之,我極度同理他們身體的勞累。

回顧早期摸索斷食的階段,由於缺乏前輩的指導,我幾乎是一個人慢慢記錄身體的回饋,那種接受磨練的感受很強烈。

 

斷食的重要和過程中的淬煉相互呼應,把斷食和身體之道結合也是在深化斷食多年後,我在吃的環境中體悟到不吃的意義。

想起人生第一次被磨練,不是上大學前成功嶺那一次,是大學畢業後的預官集訓,重要的因素,是入境隨俗。

重點在入境,一點也不隨俗,不可能逃兵,有點事情就是已經發生,唯有面對並且接受。

斷食最珍貴的體悟就在無法取代的道路,不是被動,是主動爭取走進那條路,因為路的終點絕對美好,因為終點的獎賞無比的享受。

把所謂主動積極進一步說明,很多人會在一陣子吃多之後想到斷食,這是一種主動,唯獨這種主動還是帶了點被動。

斷食必須有一套完整的計畫,從長斷食轉進間歇性斷食的我,體會到後者的重要性大於前者,可是對於初學者來說,必須經歷前者的重要性大於後者的階段,淬煉的意義就在積極的善後,同時認真的防堵。

 

看到被醫生指定補充營養補給品的多數人,屬於不吃藥的新族群,這是我曾經非常篤信的養生方式,深化斷食之後,我很清楚這種養生方式少了不吃的淬煉。

空腹的過程練習轉換到身體的立場,透過身體的視窗看人間百態,透過身體的視角體悟人之所以生病,某些人的經驗中,這就是磨練,某些人則需要更進階的歷程,就稱之為淬煉。

熟悉的專業醫生網紅,不論他們的知名度多高,不論他們推薦了多少品牌的保健品,他們必須帶領粉絲經歷空腹的淬煉。

很可惜,如此艱難的工作不會有人願意做,不是困難與否的問題,是指標性人物是否熟練斷食的問題。

知名度刺激成交,引來慕名者,終究是大腦凌駕身體的執行,追隨者沒有和身體深度對話的機會。

要大腦退位是高度淬煉的練習,讓身體當家也是,在大腦當家的世界中,願意退位的大腦感受到淬煉的價值。

 

我在發酵的世界中聞到淬煉,在和尋找身體和自己的路上體悟淬煉,「自然、時間和耐心是三位最偉大的醫生」,這就是淬煉的定義。

自律養生創造出斷食的環境,唯獨淬煉屬於個人修為,屬於執行斷食者自己和自己的對話,這是淬煉的部分。

找到身體會找到自信,找到自己更加強化自信,學習空腹,熟練斷食,這一段淬煉養生路,非你莫屬。

 

(節制是享樂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