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這是大哉問,這個問題問每個人都有肯定的回答,我也不應例外。

問題是:吃什麼很重要嗎?

在我周圍一起探討養生的以女性居多,是壓倒性的比例勝過男性,她們多半會料理,連結飲食和養生,她們是高手。

如果吃什麼很重要,應該是我跟她們學,應該是她們來教我才對,怎麼一直會有女性學員問我這個問題。

問題是:老師都吃什麼?

問我吃什麼,一時之間還不知道如何回答,幸好我分享的不是吃,是不吃。

 

我先跳開原話題,分享我曾經待在音樂的領域的一點心得,關於聽什麼音樂比較好,在一些很講究水準的愛樂者心中,聽音樂可以連結到水準。

聽音樂還有水準之分,這是我當年面對很多位音樂評論家所累積的心得,因為音樂分類,因此樂迷也被分類。

熟悉西洋音樂的人都聽過葛萊美獎,多少也聽過全美音樂獎,前者屬於樂評家的評分,後者則是樂迷的評分。

得獎有分比較有深度的獎和一般水平的獎,學生時代追排行榜的我有一次在廣播電台聽到主持人分析專輯,才開始深入歌曲和專輯的意境。

聽古典音樂的就比聽流行音樂的高級嗎?聽西洋音樂的就比聽國語歌曲的有水準嗎?從養生的角度,你聽什麼舒服就聽什麼,只要你聽了全身舒暢,那就是你的音樂。

我一樣從個人好惡的角度看飲食取向,你在餐廳點餐不可能點自己不喜歡吃的食物,這個原則應該沒有人反對。

 

不過,話又得說回來,我們應該先把腸道菌相整頓好,然後才來定奪正確的食物方向,經驗是吃什麼由吃生食的細菌來決定比較養生。

從細菌主導食物方向的角度,學員問我這個問題是有道理的,如果我不聽細菌的指揮,那麼如何有資格站在講台上分享養生?

另外一個角度,還是跟穩定的腸道菌相有關,不論你吃什麼或怎麼吃,你不應害怕肥胖,你也不應對於身體出現異樣有所顧忌。

以上這段論述的根據就回到文章的標題,價如飲食方向和內容沒有很大的爭議,腸道微生物維持相對的穩定,就是健康的狀態。

從斷食到補菌,從補菌到養菌,前段指的是播種,後段指的是肥料,前段歡迎新住民,後段讓新住民可以組織家庭、繁殖後代。

吃東西有兩大依據,除了菌相之外,就是記憶,後者多少還維持和基因之間的默契,喜歡吃什麼非常有機會跟著你一輩子。

 

我不是刻意繞圈子,也不是刻意把簡單問題複雜化,我一向不扮演準備食物的人,很需要身旁有一位這樣的角色。

我太太在我身邊的自律養生階段,我們嘗試把米飯麵食的比例降低,只要在家料理,就只有兩三道菜,那是每星期只有五餐至六餐的階段。

現階段自己一個人,而且沒有料理的實力,我分享過生活中的簡易餐點,一個人外食就去爭鮮,在家就蒸一些冷凍食物。

辦公室對面新開的餐廳有很棒的生菜沙拉,那是腸道細菌最喜愛的食物,如果每週約一位朋友吃飯,我會選這個地方。

有時候,我把全聯的冷凍雞湯當成一餐,那是吃不飽卻很舒服的一餐,我最簡單的一餐是便利商店的馬鈴薯沙拉,長期以來個人一直鍾情馬鈴薯蛋沙拉。

因為學員問我怎麼吃,我才做以上的陳述,其實我最喜歡和一兩位好友共餐,不論是吃素的朋友,或是吃葷的朋友。

 

記得在課堂中分享過一百分的飲食,就是間歇性斷食加上生酮飲食,可是順序很重要,是前者在前,後者必須有前者的基礎。

如果你依然保有蛋白質的迷失,請務必搞清楚食物的蛋白質和身體組裝蛋白質不相同的地方,從這個基礎可以瞭解補充酵素和吃生食的優勢。

如果你有任何健康的顧慮,在考慮減醣或避開精緻澱粉之前,我建議把斷食的學分修完,先讓自己成為間歇性斷食的執行者。

如果問吃素或吃葷的問題,或者還有對於動物性脂肪的恐懼感,在說明這些都不是問題之前,建議你往茹素的方向努力。

針對外食的茹素,我建議把食物本質的學分修好,讓生素成為你飲食的主力,因為熟素和添加物素都為身體製造負擔。

不論你吃什麼或怎麼吃,清楚熟食導致身體囤積的事實,重點都不是怎麼吃,是怎麼排。

 

談吃,先得懂不吃,畢竟身體講究的是你不吃熟食的時間長度,身體要的是你給它充分的自主時間。

吃什麼很重要嗎?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