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與志工
原來很多人生道理都在這兩種角色的差異之中,快不快樂,健不健康,成不成功。一種角色是當別人的員工,就是工作一段時間會從資方領到一筆酬勞的雇員角色,是由工作轉換成待遇,還是由時間換取金錢,已經有點混淆不清,重點歸納,絕大多數的薪水階級願意工作的動機就是錢,就是貼在他們後腦的標籤。另外一種截然不同的角色,在社服團體中幾乎都是他們的身影和足跡,他們絕大多數退休,少數同時具備員工的身份,這是完全沒有任何酬勞的工作,對於習慣透過工作得到報酬的人來說,這是傻瓜才要做的事,這簡直是白忙一場的事情。
例假日通常就是志工群快樂出門的日子,在他們臉上看到責任與喜悅,從他們的行動中展現積極與主動。不理解的人會問:他們為什麼這麼甘願?其實正確的問法是:他們的動機何在?這是《動機》這本書之中完全破解的內心世界,因為他們的動機在內心深處,他們的動機是愛與慈悲,他們展現無盡的服務熱誠,這種從心裡面出發的動機當然沒有例假日與上班日之分。可是多數員工就少了這種動機,他們心裡想的是吃飯和約會的地點,他們最渴望的是多一些休假和加薪的幅度,只要是假日被主管或老闆要求加班,從起床那一刻開始就從心裡面鬧嘀咕,從踏進公司那一刻起就沒有看到他們的好臉色。
《硬目標》這本書也點出類似的觀點,通常極度艱難的目標可以達成,通常高難度的挑戰可以成功,感受是第一環,讓一起付出努力的人感動是重要的一塊,能夠讓一群志工無條件的奉獻時間和生命,一定存在夠吸引人的目標和使命,一定已經具備讓眾人共鳴的動機與文化。錢既然是身外之物,當然不夠成動機的要件,因為不在心中,它會消失,它會無法掌控,窮人看富人經常有一種誤解,把有錢和快樂直接劃上等號。其實富人的快樂和錢無關,和物質享受也無關,誤以為自己的快樂和財富有關的富人,是他誤解快樂的意境和意義,吸毒的人也有他自認為快樂的時刻,問題是痛苦跟隨在後面,不會經營心靈層次的富人是沒有機會長久擁抱快樂的。
對一般人來說,健康之所以高難度,也是因為他們沒有把健康的動機實實在在擺在心裡。因為健康是醫生的事,這種動機在身體之外;因為健康是一件沒有急迫感的事,從心裡找動機,它存放在價值觀的冷凍櫃;因為生病很正常,老化沒有辦法避免,健康是既遙遠又困難的事,嚴格來說,這種動機根本不算存在。上班的人普遍不快樂,和沒有經營健康習慣的人出現一致的動機缺憾,因為動機可以隨波逐流,因為動機無法掌控;反而是投入社會服務的志工,他們透過人生歷練發覺人生的意義,他們透過服務人群找到生命的光輝,和自己掌握和維繫自己的健康是一樣道理。
員工和志工,兩種工作態度,兩種人生境界,兩種生命寫照,兩種動機位置,你能夠不深入探討,並決定自己應該要扮演的角色?或者,該如何扮演好自己的雙重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