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的樓下是麵包店,就是那種台灣最傳統的麵包店,就是你會去買波蘿麵包或是肉鬆麵包的麵包店。

每到下班時間後,我就會看到麵包店門口放了一個「麵包八折」的看板,我們都懂的,裡面的庫存必須要出清。

有一天晚上比較晚下班,麵包店裡面還有一盞小燈亮著,看到老闆娘在整理剩下的麵包。

以前就聽說,很多麵包店會把當天沒賣掉的麵包送給貧窮人家,總還是可以食用的糧食,而且很多人很需要。

早期我兒子擔任爭鮮店長,他們奉命把當天剩下的所有食物丟到廚餘桶,員工不准把食物帶回家。

我曾經開玩笑問了這個投機的問題;「既然賣不完,何不帶回家吃?」。

 

這種思考就存在兩種面向,一是成本,一是公正,爭鮮考量到員工的人性,必須制定統一規範,店經理的庫存管理就變成控制預算的樞紐。

庫存管理是商業經營很重要的一環,進貨就是成本,製造出來就有庫存,庫存太多就是浪費,庫存管理不佳就會損失。

食物的庫存更是一門必須精準管控的營運技巧,食物的有效期限畢竟有限,譬如便利商店每晚都得處置沒有賣掉的便當以及熟食。

我把食物的庫存管理連結到身體脂肪的庫存管理,道理其實都一致,就是不宜長久堆放,必須讓物品流通。

食物放久了會壞掉,脂肪堆久了也會質變,食物臭掉不利健康,脂肪臭掉也不利於健康。

工作上熟悉食物管理的人卻不熟悉身體庫存糧食的管理,早期認識一位開便利商店的業主,他每天都吃剩下的便當,把自己吃肥了。

 

曾經有汽車銷售員跟我推銷庫存便宜車種,因為不再生產,所以降價求售。

想起打折的麵包,想起快過期的益生菌得降價促銷,想起餐廳經理試圖把冰箱庫存的魚介紹給客人。

想起政府購買國外的疫苗,在大批銷毀之前,有一段鼓勵民眾施打的宣導期。

想起誠品早期有一個樓層擺放滯銷書,想起很多店家結束營業之前的跳樓大拍賣。

印象最深的,想起是我父親的藥品倉庫,那是我高中時期就曾經有的庫存概念,必須有符合打那瓶藥劑的病人出現?或者醫生可以主動開發出那個特定病患?

很多人不相信醫院的醫生有所謂的業績壓力,很多人也不相信醫生會把藥品開給不需要那個藥品的病人。

 

人世間之所以複雜,應該說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之所以不容易單純,是因為你所想的我不知道,我所想的你也不知道。

醫生與病人之間的關係之所以複雜,可能源自醫生不老實,也可能源自於病人不誠實,我長期主張把這種關係的存在機率徹底降低。

在養生的世界觀察許久,試圖把身體內部的脈絡單純化,身體不需要的庫存就不應存在,這就是身體所堅持的單純。

譬如說脂肪細胞有所謂的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前者只能維持適量庫存,後者則必須建構可觀的庫存。

棕色脂肪的庫存量可藉由冷水澡,這是增強棕色脂肪細胞粒線體的良好習慣,而白色脂肪的部分就回到我們所推廣的限時飲食。

打開我住處的冰箱,看到極少量的食物庫存,看到些許的益生菌庫存,也看到我每天都泡好的酵素糧食庫存。

 

偶而,當被問到有沒有一桶酵素可以借用,比較常有的回覆是沒有,畢竟不是銷售產品,不需要有庫存。

我的酵素庫存不是在供應商的公司倉庫,就是在工廠,隨時下訂,貨品馬上宅配寄到。

倒是我寫的書沒有時效性,十年後或許還可以銷售,庫存是活的,不是死的。

文字庫存倒是無窮,在腦袋裡,也在心裡,在電腦裡,也在手機裡,寫得愈多,庫存就愈多,歡迎無限閱覽,也歡迎無盡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