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反省文,我的大腦意識收到來自身體的訊號,接著出現來自良知的呼叫,催促我完成這篇文章。

養生如果必須有所覺悟,吃的失焦肯定是一面鏡子,每個人都必須在多吃的情境發生後,進入省思。

我要反省的部分不是多吃,食量不大已經是一種飲食慣性,因為胃的承受和感受之間的連結很明快。

劇情的走向得先回溯到身旁有一位賢內助的時代,回想那一段時光,只有幸福可以形容。

夫妻兩人在家共享晚餐,餐桌上可能只有兩道菜,最多三道,多了一條魚,沒有米飯,沒有精緻澱粉。

我們並非完全革除米飯麵食,只是在量上很有紀律的控制,用餐的重點不在食物,在氣氛,在陪伴。

 

在吃的費用上精簡來自減餐,也來自我們珍惜每天難得的相聚,最重要的,是這樣吃得到身體正面的回應。

複習一下我對於食慾的體悟,在尚未感受到腸道細菌的力量之前,我們對於吃的所有想像都從記憶而來。

除了記憶,吃什麼的念頭可以回歸身體的意向,基本上就是健康的取向,這部分在和食物接觸的同時,腸道細菌會給予美味的回應。

妻子準備食物的原則遵行了我們的約定,內容就是自律養生初階課關於碳水化合物的闡述,即使每日只吃一餐,我們依舊遵守。

不負責料理的我,與妻子共餐是享受,相較於此刻必須親自準備食物的我來說,一個人用餐少了很多美好的元素。

我的反省就從自己獨自走進全聯開始,根據便捷的原則選擇食物,發現問題在將食物從冷凍櫃放進購物籃的動念中。

 

吃創造情境,多吃來自於情境,貪吃來自於記憶,而記憶所裝載的也是情境。

在斷食的演練中,早已把大快朵頤的情境和自己分隔開,吃的氣氛不會影響到我的決心。

把斷食的孤獨轉成一種自信,對於孤獨從來不畏懼的我,居然在孤單的生活情境中,為了精簡食物的準備而失焦。

我是如何發現的?當然是來自身體的訊號,是每日的腸道活動交出和過往不一樣的體會。

我在反省和檢討的過程中,身體的意見是要吃這些東西還不如不要吃,即使是腦意識的察覺,也是源自大腦和身體之間的密切往來。

寫下來的目的類似於公開承諾,下一次走進全聯的意向重新設定了,或許有經驗的人可以給我一點食物選擇上的建議。

 

在課堂中不斷陳述我對於養生的體悟,關於情緒和食物之間的拉拔,我以情緒為優先考量。

來自於我長期對於執行斷食的觀察,如果斷食的經驗不美好,那就不要斷食,即使斷食是懂身體之道的重要途徑,可是好心情重於一切。

一樣的,如果要吃,就得確保自己吃得開心,我這段陳述的重心擺在食物,而非情境。

兩者之間非但沒有衝突,當餐數減少到自己面對食物有強烈的珍惜感,心得是身心靈的美麗相容。

每星期只有五次和熟食的接觸,營養成分的講究相對重要許多,過去有妻子的協助,我終於在隨意處理食物的經驗累積中,收到身體的抗議。

透由誠懇撰文,向自己的身體致歉,也向長久支持身體意識的心智道歉,重新整頓採購食材的情境,嚴禁迷失,嚴禁失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