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新書即將出版而忙碌,也為新書發表會的籌備燒腦,不小心已經來到斷食第18天。

抽空整理照片和影片,再次看到瓊如老師九年前為我當年的新書錄製的祝賀影片,眼眶瞬間泛淚。

繼續看到即將在發表會撥放的「致慧婷」影帶,我整個人呆滯,久久無法抽離影帶的音樂敘事。

繼續觀賞六年前在北投會館開「幸福除垢學」講座的影帶,原來「幸福除垢學」歷史這麼悠久,原來這本書累積這麼久的能量。

影片中,我說了一段自己早已淡忘的提醒,關於我們每天的Routine,關於生活中在Routine中就不再進步的觀察。

當時所提醒的是一種危機感,也是一種急迫感,這種感覺不是壓力,是督促自己要有脫離舒適圈的動力。

 

繼續回顧四年前開始在小樹屋開課的所有畫面,隨意估算了一下留下來的比例,戲謔自己走在一條人煙稀少的路。

把高雄、台中、新竹和台南的大合照全數列入,比例就狠狠掉到一成以下,必須送給自己一陣苦笑,不是一成,是一成的再一成。

想起蔡醫師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真理不需要你同意」,有多少迴響從來都不是重點,有多少人願意相信也不是重點,你站在哪個位置才是重點。

蔡醫師是一位邏輯思考很強的學者,我相信很多醫生都具備這種能力,唯獨像蔡醫師這麼有正義感的醫師就少之又少了。

《大難時代》、《房間裡的大象》提供一種振奮人心的小眾邏輯:「真相的頭號大敵是多數」,這句話不是用來撫慰人心,它是人類世界的真理。

從吃三餐的Routine到吃藥的Routine,我們如何能不正視人類世界的反邏輯現象?幾百億人的腦垢讓地球承載了多麼沉重的負擔?

 

這些年,歷經環境的轉換,我在佳倍利待了十年,支援博迪堡兩年,接著成立以養生教育為基石的自律養生之家。

不一樣的環境,唯獨理念不曾更動,Routine就是一道鴻溝,我們做的就是為鴻溝開啟另一段支流,為慣性開啟另外一個門。

我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沒有自律養生,如果沒有創立這個以自律為樑柱的環境,我會做21天斷食嗎?

很嚴苛的問題,相信每個人都有機會問自己相同的問題,有環境卻依然做不到的就直接省略這個提問。

一星期斷食沒問題,對我來說就是Routine,可是打破這個Routine需要至少一個伴,以前有妻子陪同,所幸如今有大家的陪同。

目前一個人獨居的我並不容易單獨執行三週斷食,如果沒有可以支撐的環境,即使環境由我主持,仍然需要響應的助力。

 

我想把文章帶回邏輯思考,分享一則最近從影集「下流正義」所看到的邏輯教材。

律師和餐廳女老闆邂逅,雙方發生一夜情,彼此對於對方都有好感,沒多久女方被控殺人而進入司法程序,男方順理成章成為辯護律師。

好幾個討論案情的場景,女方問男方是否相信她無辜,因為證據對她相當不利,這時候男方必須堅守律師身分,也就是不介入個人的感情研判。

針對女方最在意的提問,律師的回覆很一致:「不是我相信不相信妳的問題,是我能不能協助妳打贏官司的問題。」

相同的邏輯思考,自律養生多麼辛苦都不是重點,這條道路有多少人願意跟上來也不是重點,對你和你所關心的人有沒有幫助才是重點。

對應上面的故事版本,你相不相信自律養生應該是我的提問,這個問題很重要,某個角度卻不是那麼關鍵,如果自律養生永遠是自律養生,你永遠是你。

 

我有我工作上的Routine,生活中也存在Routine,周圍出現一些天使提醒我打破Routine,那是善意的提醒。

期許打破Routine成為我的Routine,希望翻轉Routine變成自律養生的Rout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