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之覺與放下之悟
這是我在服母喪期間不斷浮現的思考,應該就是事故所帶來的特殊體悟。我們不會喜歡別離,可是別離絕不會在生命中缺席;我們不歡迎悲劇,可是人世中一定有悲劇存在的時空;我們不期望意外,可是意外還是不時會來敲門。意外一定會發生,這句話我經常掛在嘴邊,不是唱衰,而是提醒;是保險的概念,是未雨綢繆的美意,是做好預防措施的提點,是莫非定律的傳承,我通常以英文陳述,非常有力道,只有兩個字:Accident Happens。意外一定來自於疏忽,自己的疏忽,我們承受;家人的疏忽,我們體諒;朋友的疏忽,我們原諒;至於完全沒有預警的意外,是別人的疏忽,是命運的疏忽,是找不到聲訴對象的疏忽。不管怎樣,當意外不只來敲門,當它趁虛而入的時候,我們怎麼辦?
「只好接受了,不然你要怎樣?」這是任何人都可以輕鬆說出的答案,可是還有一些細節可以深入。發生在別人身上,是一種再難接受也可以處之泰然的狀況;當事情降落在自己家人身上,是最親的家人,是賦予我們安全感和生命力的家人,在接受之前,會需要一段聲嘶力竭的懇求,會經過一段討價還價的掙扎,會不斷出現時空轉換的錯亂。然後是什麼情節?還是那兩個字:接受,是把已經千真萬確的事實很確實的擺在心裡,是把人生已經改變的方向紮實的抓穩,是把人生劇本角色更動的狀況不停的排演,是把悲痛轉換成力量最迫切的執行,是把老天爺所出的考題毫不遲疑的交了卷。
人生橫豎都有一條道路在眼前,偶而會出現令我們困惑的分叉路,經常必須很快做出選擇,不管有沒有把握,不管是不是被迫下了賭注,不管是不是打定主意,萬一走錯,還可以重新來過。如果前方突然躺了一塊大隕石,情況又是非得往前走不可,完成這個指令就好比跨過這塊大石頭,接受最殘酷的意外事實就像千辛萬苦爬過這路上的大障礙。心裡面的不捨和牽絆反應在障礙物的體積大小,其實障礙物不一定反應離別的傷痛,有時候它是心裡頭最難跨越的愛恨情仇。可能只是小小的誤會,卻擱了一輩子;可能只是一次衝動式的口角,仇恨卻得隨著人的逝去方得以消弭,想想,接受石頭存在的事實,不就是一種「放下」?
從接受的俱足中,我一再體驗放下,也從放下的真誠中,我意識到接受的情操。接受之後將會放下,放下之後必然接受,兩者的相依存在也就是雞生蛋與蛋生雞的唇齒關係,這也是人生道理處處通的驗證,每一件事情都有正反兩種面向,關鍵在我們用哪種視窗、哪種眼界、哪種胸懷。放下之後,路通了,接受之後,路也通了;就像我對人生無常的大覺大悟一樣,覺在那一瞬間,悟則是完整的成長過程。知必須有道,覺必須有悟,接受必須緊緊扣著放下,否則哪來接受?哪有覺悟?哪能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