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每天所忙碌的工作和現在沒有兩樣,那時期的學生人數比現在多,互動方式和現在不太一樣。我一樣每天寫文章,和學生互動的心得某個角度和現在一致,有認真的學生,也有很混的學生。那一年的收入不錯,我買了到今天還用來代步的新車,由於對於2016年有很美好的願景,除了自己即將邁入60歲,也正在著手進行《初斷食》這本書的創作,我提撥了一筆錢,製作了一本2016日誌。

 

當年有一位攝影師學員,他經常出入台灣各個角落拍攝自然景觀,他收我很便宜的價格,提供我很多美麗的圖片,我把書上的重要字句分配在365天中。打開日誌首頁,出現底下的文字:

人生有些道理很簡單,可是我們一輩子沒想過。

人生有些目標不遙遠,可是我們一輩子到不了。

人生有些朋友很契合,可是我們一輩子沒緣分。

人生有些價值很重要,可是我們一輩子丟一旁。

因為…              總是…

我們堅持了不該堅持,我們沒有珍惜所該珍惜。

 

這本日誌幾乎全本都是我自己的文字,除了12個月的首頁,我挑選了其他學者或前人的文字,把當年所聚焦的概念分享給此刻閱讀本文的你。

元月:「最危險的作法,就是把自己送進醫院,讓一個比你更不瞭解自己的人,干預你的身體。」(阿丹師)

二月:「所有口述手寫的辭句中,最悲哀的是「本來可以…」。」(美國詩人惠蒂爾)

三月:「最主要的事情是讓最主要的事情成為最主要的事情。」(管理大師史蒂芬柯維)

四月:「世界上最棒也最美好的事物都看不到而且觸摸不到,它們只能用心去感受。」(美國作家 海倫凱勒)

五月:「生命的悲劇不在短暫,在於碌碌無為。」(傳統瑜珈傳人路易斯博士)

六月:「幸福是一個方向,不是一個地方。」(美國小說家哈里斯)

七月:「問自己這個問題:這件事在一年之後有任何意義嗎?」(美國作家、演說家卡森)

八月:「一個人要靠不瞭解一件事賺錢,就很難讓他瞭解這件事情。」(美國作家辛克萊)

九月:「文明不惜犧牲多數來成就少數」(美國哲學家奧爾科特)

十月:「做對的事,時間永遠是對的。」(美國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恩)

十一月:「只讓身邊圍繞著會將你往上提升的人」(美國媒體名人歐普拉溫芙蕾)

十二月:「但我有承諾要履行,在長眠之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長眠之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美國詩人羅伯特佛洛斯特)

 

把當年的團體名稱改成自律養生,日誌最後一頁的文字是:

自律養生是良善的初衷,是紮實的身教,是健康的習慣,是真誠的關懷,是紀律的伴隨,是永續的傳承。

自律養生是健康社群,是學習組織,是利他動機,是善良聚集,是信任演練,是長程計畫。

自律養生是相信,是覺知,是感動,是堅持,是超越,是珍惜。

 

翻到封底,上面寫著:

莫忘初衷,無愧我心。

行到深處,感動上蒼。

 

日子一晃九年,工作性質一樣,工作內容一樣,不一樣的是我個人的心境,還有周圍的人。年紀多了九歲,回想起當年對於能量與熱量在身體內消與長的體會,要求自己把儲存生命的定期定額確實落實在生活中,依著自己的信念持續前行,結果是身心都更年輕。提醒自己還有承諾要履行,「在長眠之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做對的事,時間也支持著對的事,時間也不斷送來對的人,當然,時間也送走緣分已盡的人。

 

曾經在文章中引用大陸首富國美電器集團主席黃光裕的話:「執行力就是一個大氣氛,七個人在執行,三個人不執行,那三個人早晚要執行。假如三個人在執行,七個人不執行,那三個人也早晚不執行。」一個堅持理念的大動能可以建造堅如磐石的大氣氛,人的集合務必要有純淨的本質,同時要有眾志成城的共識,歷史就在這些前提下公諸於世。

 

寫歷史是使命,需要先知卓見,需要對的人,需要時間。最後,以長斷食群組每日激勵文最後的Keep Going與有緣的人共勉,讓我們繼續記錄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