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老伴沒有等你,先走了,你怎麼辦?這一天遲早會來,一定會發生在兩個人其中一人身上,你不能等到事情發生,才開始思考:接下來怎麼過活?與其說這是一堂「未雨綢繆」的課程,不如說這是一堂學習獨立生存的課程,我們都要隨時準備好自己行進,我們都要隨時準備好突破障礙,我們都要隨時準備好面對突發事件。老只是生存的標記,老只是臉上的皺紋,老只是行動的遲緩,老人要能走路,老人要能思考,老人要能閱讀,老人要能判斷,老人要能行動自如,老人要有朋友成群,老人要能登山越嶺,老人要有不缺費用。這一切都不是老了之後的事,是現在的事,是趁年輕必須先做準備的事。

 

就稱這堂課叫做「計畫」,可是要計畫什麼?就是計畫面對年老的實力和能力,計畫能走路、能思考、能閱讀、能判斷、能行動自如、能朋友成群,能登山越嶺,還有能夠有用不完的金錢。首先,要讓自己活得有價值,想想讓自己稱心如意的事,想想自己感覺遺憾欠缺的事,想想自己最想做的事,想想自己人生最後一天的心境,想想自己的告別式。誰列席你的告別式了?誰為你致感謝詞了?誰為你致懷念詞了?誰為你感到光榮了?就為了這一天嗎?是的,可是也不全然,應該說就是為了獨立自主的老年生活,為了精彩豐富的老年生活,如果這些畫面之中,包含著含飴弄孫的樂趣,那就真是太棒了。

 

現實生活卻都不是類似的氛圍,多數人對於這項「計畫」顯得不關注,無足輕重,畢竟生活中的干擾過多,處處都是未雨綢繆的障礙。只是有一份安穩的工作,這件事情的重要性就完全消失殆盡;只是工作賺錢的忙碌,就足以把長遠計畫的價值完全拋棄;只是物質慾望的充斥,思考與認知中幾乎就沒有未來打算這檔事;只是感情紛擾的關注,生命中盡是把握當下的傳導,哪有想到老年生活的空間?可是老終究還是來了,還是後悔沒有準備好,還是懊惱自己為何不懂得長程規劃,還是必須要面對孤獨,還是要面對疾病,還是要面臨孤苦無依,人生為何總是有發生不完的悔恨?

 

這些「老的畫面」在我眼前不斷出現,一個人坐在公園的椅子上,一個人站在公車站牌等車,一個人坐在門診廳等候看病,一個人坐在公車博愛座上往外看,一個人躺在病床上,一個人坐在自助餐廳吃飯,一個人坐在騎樓下賣彩券。更不要說那種最淒涼的,一個人躺在橋墩下,一個人窩在車站地下停車場的一角,一個人坐在捷運站出口,手上扶著一個空碗。他們年輕的時候不曾料想到這個畫面,他們絕對不會計畫自己的頹廢,他們當然不可能預言自己老年的孤獨,可是年輕時候的忙碌和成功,並不能保證這些鏡頭不會出現,如果沒有想通自己的價值,如果沒有破解自己的渴望,如果沒有提早經營自己的健康。

 

學習把生命拉出一條線,學習把人生看成一個面,而不是只有一個點。所謂「活在當下」,絕對含有對未來的計畫和勾勒,人生重要的事情和未來一定相呼應。切記,老與孤獨之間,沒有等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