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去參加科見美語課程,分班之前得接受很基本的對話測試。

記得只談話五分鐘,面談就結束,老外考試官已經知道受測者的英文程度。

學生時代參加考試的次數多,有些考試根本無從準備,譬如大學畢業前考預官的智力測驗。

很多能力屬於天生就具備,可是我們一生中大部分能力都仰賴練習,看是一種練習,聽也是。

有些生命道理十年前你聽不懂,現在懂了,這十年之間你所做的事情稱之為閱歷。

一位美國作家說過:「讓你更有智慧只有兩個面向,一是你讀過的書,一是你認識的人。」

 

檢視我近20年的人生,就在驗證這句話,這兩大面向甚至決定我的志業。

年輕的時候就知道聽音樂讓我感到快樂,年長之後才能感受透過閱讀所獲得的喜樂。

喜樂是一種流動,就像音符的跳動,文字的感官程度和音樂不同,卻在你伴隨著思考以及感動的過程,引來情緒的流動。

一年前閱讀一本書,一年後再度閱讀同一本書,你就能理解自己是否有進步,也就是針對相同的主題是否更深入。

對於深入有所體會,閱讀提供攀爬的路徑,有興趣可是讀起來艱深的書籍將永遠不會離開我的書架。

人生閱歷帶來思考的深度,深度則進一步創造出廣度,我總是知道學問不是來自學歷,來自閱歷。

 

把這20年分成前後兩階段,前面的階段我記錄到很重要的結論,那是感受,我感受到針對健康民眾的苦,和苦遙相對應的是盲。

苦和盲是大數據,來自於幾百位學員和我的對話,我十分清楚是什麼因素導致這種結果,就是我所成長的環境。

繼續回溯後段的體悟,依然來自和學員的談話,必須強調是面對面的談話,我必須從對方的眼神收到意願,因為靈魂之窗不會騙人。

可是人會撒謊,也就是說場面話,眼神的呈現和說出來的話不對等,經驗是先選擇相信,然而時間總是回應眼神的真相。

我想強調意願的深度,深度可以探索,由淺到深,由深到更深,思考的深度也是,閱讀的深度也是。

意願的深度連結到學習的深度,繼續連結到思考的深度,一直以來都在觀察學員的閱讀深度,我的心得是閱讀的深度和執行的深度相呼應。

 

早期負責編輯我的書的一位編輯以「痛苦」形容過程中的感受,她說離開書本情境之後便很難進去,這樣的描述也可以透過深度來解析。

類似於我對於員工和志工的描述,因為動機不同,起心動念不同,工作中的喜樂程度就不相同。

我相信她是一位稱職的編輯,可是畢竟書上所傳遞的情境和她的思考深度不盡相符,編輯是工作,是責任,她的心情我可以理解。

從銷售來解讀思考的深度,從消費的立場,那種經過店面的隨機消費和專程前往購買的動機就是不相同,試著把思考的深度連結到動機的位置。

再把深度帶來廣度連到消費的動機,為了減重和為了永遠和重症絕緣具備不一樣的深度,為了解除疼痛和為了讓身體累積代謝廢物的能力是完全不一樣的動機位置。

隨機翻一本書和靜下來用心閱讀一本書的意境不同,寫文章的同時無法兼顧其他事情的道理一致。

 

歐普拉曾說:「在你的周圍環繞著可以提升你的人」,我從「餘生」的版圖去呼應這句話,想到陪同一起吃飯、聊天、旅遊的對象。

即將會有人問起我一個問題:「寫一本很多人讀不來的書,何苦?」,這個問題的解答將會留在我餘生的篩子裡。

就像不少人進來自律養生的教室,然後就不再來了,就像有人試圖留下來,最終還是選擇下車。

自律養生就是一個篩子,我們沒有是非對錯的評價,只有願意學習和不願意學習的分別。

意圖在自律養生賺錢獲利的最後都會離開,不同的起心動念,不同的銷售動機,自律養生提供的利益是生命的價值,是無法秤斤秤兩的深度。

很多事情解釋不如不解釋,很多問題回答不如不回答,無法相處的、無法溝通的、無法共振的,就是不容易溝通的思考模式。

 

你有把一本書認真讀進去的體驗嗎?你有把一個人認真讀進去的經驗嗎?

我說的是提升你的那本書,或是提升你的那個人。

我有,書和人都有,讀不完的感動,學不完的深度。

當你不斷進步,篩子就成形,拿起篩子上面的書,結交篩子上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