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養生之言與行之720>
當我們在做決定的十字路口時,應該面對的不是問題或事件本身,是我們從什麼角度問自己問題,是「該不該做?」,或是「想不想做?」。
從身體的立場解讀「道法自然」,自然不是單指外在的環境,自然還有身體的角色,熟練身體之道不是僥倖,是健康必然的經歷。 到處都是不熟悉身體之道的學者專家和醫生,他們…
熱愛讀書的人有機會提升你,要如何鑑別對方是提升你的人或是剝奪你信念的人,要看他是聽你說話的人,或是要你聽他說話的人。 我們身邊有兩種人,一種人願意傾聽,一種人要…
為何奉獻是生命的方向,可以從進化的角度論述,也可以從造物主的慈悲得到結論。 所有生物都因細菌而存在,人類進化的大腦尤其存在細菌通訊的軌跡,負責經營共生的細菌將利…
病人被告知要繼續追蹤,追蹤什麼?追蹤可能會繼續出現的異常,熟悉這種看似正常思維的你我,不容易剖析這種社會教育的嚴重後果。 追蹤和例行性檢查是相同的邏輯,就是找出…
醫生引導病人接受治療的話語存在負向的暗示,病人多半不會察覺,可是這些身體會持續惡化的暗示徹底剝奪病人療癒的信心。 父母親不小心詆毀孩子的正向成長,他們在比較的思…
身體的異常不是一夕之間造成,它在不當的生活作息中逐漸發展,尋求解方的方向錯誤,試圖改變卻改變不了。 三餐的制約存在嚴重的謬誤,可是醫療邏輯設定用藥和三餐之間的搭…
被割掉器官的人和長期服用慢性病藥物的人排排坐,我發現他們心中對於醫療依然充滿希望,可是他們對於餘生充滿了失望。 血糖異常高的人只要被醫生警告過一次,血壓反常的人…
做了一堆檢查好確定自己沒事,和改變生活作息以確定自己狀態更好,哪一件事有意義?哪一件事有條件為養生做出定義? 如果還不能有所區隔,在紙上寫下十次「檢查」,然後寫…
手在自己身上,腳在自己身上,頭腦也在自己身上,決定在自己,行動靠自己,走多遠都由自己決定。 不相信自己,只相信別人,千萬不要說這不是你,藥物也屬於別人的指令,導…
斷食養生經常自己一個人獨處,可是它終究不是一個人可以完成的事,某個角度它很孤獨,某個角度則充滿生命的暗示,某個角度它很辛苦,某個角度則洋溢著身體內暢行無阻的感受…
熟練斷食的人都有類似的經驗,你周圍的人遲早都會好奇。初期是「大家都在吃,為什麼你不吃?」,「吃如此美好,為何你不熱衷?」,接著是「你的皮膚這麼透亮,是怎麼保養的…
斷食計畫就是突破健康瓶頸的過濾器,過濾掉你的膽怯,過濾掉你身上的毒素,身心靈整合出「我要」的結論,有些人的大腦無條件配合,有些人則裝沒聽到。
每個月一梯次的斷食營是否是重要的選項,每個人各自解讀,不容易達成共識的地方是這到底是主辦單位的行事曆,還是你的行事曆?
再度想起那個大魚問小魚的問題:「水都還好嗎?」,兩隻小魚接著互問彼此:「水是什麼呀?」,這就是理所當然,看不到身處何種環境的理所當然。
認清水的存在,看到世界的視野就不再一樣,換個角度認清身體的角色,看到健康的目標圖像就不再一樣。
這些抉擇的背後,做自己的信念似乎還很模糊,我幾乎是在疫情的階段才有機會把屬於養生最重要的題綱彙整在自己的體悟中。經常聽到一個聲音這樣告訴我:「該做的事就去做吧」,有可能是眼前根本沒有時間做的事,可是我硬是做了去做的決定,而且提醒自己絕不會後悔。
在十二指腸的門戶,見到大小石塊早已司空見慣,多半都能順利進入輸送帶,可是就像地震發生不時會掉下來超級大的石塊般,十二指腸門戶被大石頭阻塞也是可能發生的意外,重點是當事人都不會有心理準備,也不清楚發生什麼狀況。
到處都是不熟悉身體之道的學者專家和醫生,他們的意見主導了視聽,他們的意見干預了人體,他們的意見終止了人命。
在不熟悉身體的專家之外,還有更多更龐大的人群意見,被意見所干擾的人接受了意見,被意見所凌遲的人放棄了自己的意見。
靜下來想想,身旁的人就只有兩種,一種人讓你充滿希望,一種人總是讓你陷入低潮。
閱讀帶來希望,可是閱讀的人不見得會給你希望,付你薪水的人送來希望,可是老闆不一定是提升你的人。
熱愛讀書的人有機會提升你,要如何鑑別對方是提升你的人或是剝奪你信念的人,要看他是聽你說話的人,或是要你聽他說話的人。
我們身邊有兩種人,一種人願意傾聽,一種人要你傾聽。
你覺得有多少比例的人會在財富與健康中選擇財富?選擇財富的人認為金錢可以買到健康,選擇健康的人主張健康就是財富。
重點是你的選擇,當你選擇財富而捨棄健康,仙丹妙藥的幻想就藏在思考的某個角落,只要運氣好,健康唾手可得。
即使你很清楚不努力而渴望成功是投機,即使你知道不努力而渴望健康是夢想,你還是寧可投機,還是寧願作夢。
健康與快樂二選一,選擇健康的比例不低,因為選擇的概念中沒有所謂經營,也沒有順序,多數人不會認知到健康之前必有快樂。
解決疾病生態的地方不在醫院,在期望擁抱健康者的思考,我所見證的是全面的繳械,沒有思考,只有服從,沒有努力,只求便利。只是單純的宿便議題,很多畫面可以提供想像,人們的食慾不僅被時間綁架,也被血糖振盪所綁架,大腦的思考停留在現狀的滿足,缺乏身體內在的觀想,眼不見為淨,無法想像生命逐漸耗盡。
「我有什麼錯?」對照「我可以如何修正改變?」,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你可能很難想像,這就是生病和不會生病在態度上最大的差異。 我總是聽到穿白袍的人說前面那句話…
我從跟上來的人看到一些重要的人格特質,他們必定是對自己很有自信的人,不會有一個內在小孩不斷出來攪局搗亂,而且他們願意探索好奇,情緒不會起伏不定。 反過來看跟不上…
看到看不到自己問題的根本問題,看到教育的人不諳所教的內容,看到號稱專業的人只專業別人身上的問題。 這時候,赫然想起「不愛自己的人要如何愛別人」這句話,繼續對照「…
為病患看診的人不清楚的病的源頭,是一件很離譜的事,看診的人不曾意識到這件事情的離譜是最大的離譜。 看診的人接受過多年的醫學基礎教育和臨床訓練,穿起白袍,選擇自己…
我們都問過醫生問題,不論他們是如何給答案,口氣中所強調的必然是聽我的準沒錯。 媒體記者選擇相信醫生的專業,多數民眾也選擇相信醫生的話。 醫生的語氣很強硬,他們不…
不認識身體之道的醫生說:醫學是偉大的科學。 問這位醫生:為何你不相信身體的自癒力?醫生回答:因為我是醫生。 媒體記者選擇相信這位醫生,多數民眾也選擇相信這位醫生…
沒有做過斷食的醫生說:那多麼危險。 問這位醫生:為何你不嘗試?醫生回答:因為沒有必要。 媒體記者選擇相信這位醫生,多數民眾也選擇相信這位醫生。 這位醫生同時告訴…
根是你所在意的事,多半是一個人,或幾個人;根是價值觀,是你最重視的事,多半是不能丟臉的事,多半是別人眼光中你的能力或你的表現。 不如意就不開心,有些不開心可以說…
因為斷食,我體悟「當斷則斷」,這四個字囊括生命中的所有人事物,只要會深思熟慮就不會浪費生命在頻率不合的人與事上。 因為斷食,我學到「即知即行」,這四個字也囊括生…
有一種我很熟悉的人格特質,稱之「我要,可是我做不到。」,通常聽到前面兩個字,後面那句話被說話的人隱藏住了。 說穿了,這是每個人都具備的基本特質,至於做得到或做不…
默契是雙向的信任,單向的信任無法形成默契,身體可以是那位最值得信任的職員,或者是最讓你信任的老闆。
默契是兩個人思考方向一致,默契是彼此信任到完全沒有雜質,把和你最有默契的人想成身體,針對養生突然多了些體悟。
養生的核心問題就是「你是否信任自己的身體」,或者是「你和自己的身體之間是否建立一起經營健康的默契」。
關鍵的問題來了,當身體所發出的每一種訊號都被解讀成病症,當身體最精準的提醒都不被你信任,你認知的健康不是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