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養生實踐家之旅058》 用藥邏輯
幼稚園老師為了讓小朋友安靜而使用特殊的藥劑,這是社會大新聞,同時也是政治新聞。
我個人的觀點,這是醫藥邏輯深入民間每一個角落的後果,我們早已放任實驗室研發出來的物質進入我們的身體。
園方的行為不應該,大家留意一下媒體的聚焦,危險藥品的存在沒有被討論,用藥邏輯永遠安穩的佔據現代人的思考。
幼稚園老師為了讓小朋友安靜而使用特殊的藥劑,這是社會大新聞,同時也是政治新聞。
我個人的觀點,這是醫藥邏輯深入民間每一個角落的後果,我們早已放任實驗室研發出來的物質進入我們的身體。
園方的行為不應該,大家留意一下媒體的聚焦,危險藥品的存在沒有被討論,用藥邏輯永遠安穩的佔據現代人的思考。
我的工作一直在處理做什麼和為什麼之間的游離,長期以來也都在不同的動機模式中探索,這本書是近年被我反覆閱讀求教頻率最高的書。
「人類有種內在驅力,渴望自動自發、為自己做決定、與他人產生關聯,當這股內在驅力得到釋放,人的成就更高,生活也更豐富。」
那種短時間之內看見明顯效果、長時間之後卻一敗塗地的事情,你見證了多少次?重點是你又從中體悟了哪些道理?
本文的人稱不是我以外的人,嚴格說是我的反射,是每個人對自己的提問。
認識身體是很重大的覺悟,認識自己更是來到人間不可不研修的學分,還沒有答案的都必須站起來,然後走出去找到答案。
每天都問自己「你來幹嘛?」,問到你很有自信的問你所關心的人相同的問題。
離家是學分,想家也是,我們除了離家發展,也遠離感恩,遠離同理心。 靈性也離家,身體也離家,所有的生命體悟彙整起來,都提醒我們要回家,回到自己的根,回歸自己的本我…
呢喃,否則就咆哮,這是身體的態度,是身體的運作邏輯,好聲好說的,不聽的結果就是罷工。身體不是沒說,是輕聲細語,是提醒不餓,是告知可以不要吃,可是我們似乎也感覺不…
養生有一門學分必修,是看待身體的角度,身體是他,你是你,你和他必須對話,你必須尊重他的能力,同時尊重他的存在,也就是尊重他的優先順序,尊重他的生存邏輯。 &nb…
很多專家很懂食物,很多專家很懂營養,很多專家也教很多種養生方法,可是當這些專家從來不曾有讓身體長時間休息的經驗,在他們的經驗中,身體不過就是我們主觀意識的附屬品…
沒有自律就沒有健康,面對複雜的飲食和醫療環境,養生的主軸就回到自我管理的範疇。 姑息自己不是自律,縱容自己也不是自律,自律養生最忌諱的就是幫自己開後門,暗示自己…
民間健康問題的根源在人們對於消化負擔沒有體悟,對於身體處理熟食的耗損沒有察覺,加上精緻澱粉對於內分泌浮動的控制力,我們總是多了慾望的縱容,少了養生的練習。
以食物精緻化的程度,以身體堆積廢物的實況,三餐實在不是值得討價還價的議題,結論是我們每天都只能吃一餐,這個結論就是主客易位的場面。 主人從食物轉而變成身體,當我…
胰島素是一種熟食效應,高胰島素是文明世界的現代瘟疫,高頻率食用熟食創造出高胰島素,日積月累的胰島素阻抗也形成高胰島素,結果指向大量脂肪的輸送,這樣的生理動能就來…
從身體負擔的角度,從身體處理食物的承受和承擔,養生之道只有生食和熟食的區分,只有讓身體休息和不讓身體休息的區分,只有讓身體休息的時間夠長和不夠長的區分。
文明示範了典型的退化劇本,目前全世界都通用,首先讓我們吃很好,接著讓我們吃很多,最終的結果變成病很多,接手的單位繼續擴大我們生病的版圖,不會好的病更多了,病人吃…
如果有機會理解身體的脈絡,慢慢會領悟把吃和時間鎖死的荒謬,早餐和中餐的時間差最違逆身體的設定,在一般人的作息軌跡中,除了那種被低血糖和高胰島素所喚起的假性飢餓外…
我們懷疑別人,不相信別人,因為我們不相信自己,因為我們自己都撒謊。 養生學分就從相信自己的身體開始研修,相信身體以外的東西最終導致什麼都不相信,只有相信身體有機…
身體的異狀都有其基本脈絡,從代謝失衡到荷爾蒙失衡,這一條失衡線還是源自身體的勞累和負擔,食物的精緻化難辭其咎,胰島素的忙碌變成一種亂象,重點是我們都無感,這一切…
運動有用嗎?當然有,少吃有意義嗎?當然也有,可是這兩者都不具備關鍵意義。由腦袋主導的養生行為總是差一大步,是該用心體驗斷食的時候了,是該把健康主導權交給身體的時…
「交付給身體」是重要的養生詞彙,「還給身體」是最需要經歷的體悟,「身體擁有健康主控權」是我們遲早都必須領悟的真理,「讓身體拿回健康主導權」是我們獲得健康之前必須…
我們長期被教育胰島素和血糖之間不變的關係,事實真相是只要熟食進駐,胰島素就會釋放,食物的種類會影響胰島素的濃度,關鍵不完全是食物的高升糖能力,是食物精緻化的級數…
熟食創造高胰島素和高血糖都是存在的問題,熟食不斷的創造飢餓感以及我們因此對於飢餓感產生恐懼也是存在的問題,對於營養補充和飲食習慣的認知也強化了我們對於熟食的倚賴…
人體腸道即使有土壤的隱喻,它畢竟不是種植的場所,沒有堆肥的需求,也不是養殖動物的場域,可是它終究形成一種現象,這種現象是現代人身上都隱約散發出一種來自腸道的味道…
阻抗的形成從高濃度葡萄糖開始,從飲食習慣解析高濃度,真正問題所在是頻率,是持續性的干擾,是內分泌系統因應胰島素的亂流無從達成平衡,從生活習慣面去破解,真正解方就…
這本書描繪了14個創業家的故事,不是分章節撰述,是依照主題的性質連結這些創業者的心理素質和企業經營特質。
身為閱讀者,我收到「起心動念」的關鍵性,營利和獲利的目的不是創業的首選,而是他們對於即將要從事的工作充滿熱情。
聯想到為了獲利不擇手段的企業文化,想起一路拚上市以及併購其他公司的企圖,也想起為了賺錢而開店做生意的小市民。
每一種發生都必然有原因,在眾說紛紜的養生教材中,我們把「身體的視角」列為重點中的重點。
沒有身體的視角就不會有根本原因的揭露,因為身體視角的重點在身體的價值順序,而身體價值順序的重要性在身體的時間軸。
從身體視角看到身體的時間軸,身體時間軸的要求是斷餐,不是斷任何食物,也不是斷掉特定的營養成分。
「如果你沒有精力為自己而活,那麼,你在這裡幹嘛?」
人生最關鍵的問題回到「自己」這麼簡單的一個名詞,是的,最簡單的名詞,卻顯現最困難的圖像。
我體會到,這是身為人的基本考題,自己是不是自己是我們一輩子要探索的題綱,這個提綱和你會不會憂鬱或罹患癌症其實是一體的兩面。
「究竟你是健康的供應人,還是疾病的傳遞者?」,歐普拉所傳遞的訊息是「一旦身心靈完全合一,就能在世上發揮潛力。」
「一旦你停止學習,不再成長,還在潛意識中覺得你做夠了,沒啥新鮮事值得追求。那真要好好想想,你還在這幹嘛?」
別人的價值不再是自己的羈絆,別人的要求不再是自己的束縛。
每個人都會期待脫掉盔甲的那一刻,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等候摘下面具的那一刻。
做出慎重的決定,踏出紮實的步伐,義無反顧的大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