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除垢學未採用文章系列之11》 說謊
有一種情結,是一種可以調整的人格特質,堅持把自己關在受傷的狀態,被拒絕也受傷,被糾正也受傷,被責怪當然就受傷。
一系列的欺凌在延續著,一輩子的不順遂在進行中,很想求救,又不願意求救,很想示弱,卻又反過來逞強。
為何眾多疾病無從醫治,因為病根在記憶深處,因為病原在隱藏的真相,因為堅持要生病,因為堅持不給自己有療癒的機會。
有一種情結,是一種可以調整的人格特質,堅持把自己關在受傷的狀態,被拒絕也受傷,被糾正也受傷,被責怪當然就受傷。
一系列的欺凌在延續著,一輩子的不順遂在進行中,很想求救,又不願意求救,很想示弱,卻又反過來逞強。
為何眾多疾病無從醫治,因為病根在記憶深處,因為病原在隱藏的真相,因為堅持要生病,因為堅持不給自己有療癒的機會。
建議透過大圖像看養生保健,要從人類的行為模式去解構所有大規模的病痛趨勢,最後還是要引導自己回到老天爺最原始的設定,有一個部分是我們都要投資時間認識,就是自己的身…
從胰臟的立場提出呼籲,我們吃的頻率一定得努力降低,透過食物刺激胰臟分泌胰島素的頻率一定要減少,胰臟的勞累指數直接連結到生命長度,「一天吃三餐加速身體老化」是來自…
唯有斷食促成胰臟的歇息,唯有間歇性斷食提供給胰臟務實的長治久安,這些實證來自於願意推倒一座叫做早餐的高牆。 不支持早晨吃熟食的方向不會改變,不鼓勵上午吃高升糖食…
毒害這兩個字看來很負面,可是透過愛行使毒害所呈現的都很正面,看到想盡辦法把孩子的胃腸撐滿的家長,看到每天都吃隔夜食物的人,看到觀念中食物可以無限期存放的人,也看…
我們周圍都是這樣的氛圍,讀了很多書,裝載很多知識,最後在健康的維護上繳白卷,看到的是大家都遮蔽自己的眼界,對著指導我們如何生病的大眾傳播全然繳械。 「錢在銀行,…
把自己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我們都會有機會看清楚最寫實的社會面相,人為何會生病,又為何老化速度加快,為何癌症時鐘一直加速,為何失智症即將成為下一世紀的夢魘。 好好驗…
從自律到自信將展開腦細胞突觸的延展,判斷力和思考力都會更精準,腦部傳導和腸道神經系統的串接早已令科學家大開眼界,心理素質和生理表現一直都是相互輝映,自我管理和健…
有充分斷食體驗後,接著從定期定額的概念去執行有計畫的養生,每天賦予身體的生命儲存都大於消耗,生命的複利將轉成更多的生命,動機更加明確之後將激盪出更強大的自信,自…
如果我告訴你身上這個虛擬的暫停鍵是邁向健康的密碼,你何不很認真的找它一回?如果我告訴你身體內隱藏著意志力和生命力等著我們去發掘,你有機會很歡喜的擁抱它們,你為何…
跟身體說:「我知道你很辛苦,我知道我的念頭和習慣讓你負擔沉重,從明天起,我放你七天假,讓你好好休息,我承諾七天不打擾你。」 這是我所領悟的態度,是大眾最需要的養…
如果愛與信任是必修的學分,愛自己與信任自己是否才是必修的基礎? 很難想像不愛自己的人要如何愛別人,也很難理解不信任自己的人要如何信任別人,而愛自己的身體和信任自…
「被動」是熟食文化所營造的態度,身體被動去處理食物,也被動去擱置廢物的清運,最後發展到我們都被動選擇食物,是食物在挑選我們,是食物勾引我們,是食物營造出身體內充…
從益生菌到酵素,再發展到對於斷食的深化,這是個人所見證的能量淨化階段,真正體會都從身體的回饋而來,身體在每一階段所釋放的訊息層級不同,就這樣一步一腳印進階到今天…
「想像一下,如果大部分人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能想起自己可能是錯的,這世界將會是什麼樣貌。」
作者在還俗之後結婚,他回顧與妻子的一次爭執,妻子提醒「你昨天說的那句箴言,也許現在是使用它的好時機?」,作者回答「不對,我現在用的是不同箴言…妳可能錯了。」。
又是一次知道和做到之間的距離,又是一種學習和執行之間的落差,又是一回複雜和簡單之間的取捨。
我們都知道該怎麼做,我們都在最關鍵的時候,不知道該怎麼做。
「我可能錯了,如此簡單、如此真實,又如此容易忘記。」
為何人類無從深究甚至解決癌症的發生,因為光是同一屋簷下的兩個人都無從解決,這個議題可以濃縮到一個人的修行面向,也可以放大至人類無從善後的重症趨勢。
無法解決的問題就會有無法解決的結果,就是癌症時鐘繼續下探,罹患癌症的人數繼續增加。
這依然是人類的修行議題,依然是人類無法解決的問題。
回到生活面,看到沒?又有人發飆了,又有人不爽了,又有人拍桌怒罵了,又有人拂袖而去了。
當身體說不的時候》被我從書架上挑起,完全不假思考,因為原文書名和翻譯名稱一致,情緒壓力和健康之間的關係永遠是我探索的方向。
這本書稱不上很好閱讀,有些章節甚至會讓一般讀者讀起來感覺吃力,我主觀認為這是一本把情緒和病痛之間的關係描述得最精闢的著作。
臨床經驗不致於有實力串接情緒和發病之間的關係,加拿大這位醫師作家的細膩程度,一般醫生難望其項背。
嘉柏麥特是他的大名,他的言論值得被廣泛關注,他的作品值得推廣給有心要理解養生方向的讀者。
間歇性斷食這堂課表面上是身的歷練,其實還有更深層進入心的體悟,表面上是身體意識的復甦,實際上則是心靈層次的感悟,沒有比從自律發展到自信更能詮釋和身體互動所延展的…
幾百年了,熟食是人類生活的一部分,人體內日間與夜間的代謝動能逐漸在調整。白天吃與夜晚不吃之間還是維繫著穩定的平衡,可是變動和干擾因素確實存在,食物過度加工是一,…
食物的本質是生命,我們真有必要好好檢視手邊的補給品或用品,有多少是有生命的,又有多少比例早已遠離生命的實質。 營養素不代表是生命,食物酵素才是,微生物世界才是。
罹患人數越多的疾病就表示越多人存在不自覺的偏差行為,最有可能的是觀念上和認知上的集體偏見,這些觀點的執著早已是生活上根深蒂固的習慣,而最讓人對病因捉不著頭緒的卻…
確認吃與不吃早已失衡,我們必須進行減少吃熟食次數和食量,進入間歇性斷食的範疇,把打擾身體的機率降到最低,好讓內分泌回歸內分泌,免疫回歸免疫,食物回歸食物,消化回…
我們的身體可以處理熟食,必須是微量的熟食,是理性控制範圍內的熟食,不能是反過來要吞噬身體意識的熟食,也不應是鋪天蓋地掌控思考和情緒的熟食。 再複習一次,吃三餐而…
視窗不轉移就不可能清楚看到長期的缺失,把視窗轉向對準自己的身體,對準逐漸在放棄天賦的下視丘,對準已經失衡多時的內分泌,對準混亂的生活習慣,對準被熟食掌控的大腦,…
先有自律,後有自信,這兩者正是癌症罹患者或潛在罹患者最缺乏的心理素質,我們都有孤獨面對自己的時刻,努力和自己深度對話,告訴自己這一切都是自己願意承受也願意努力承…
很多人終身為同一個老闆服務,可能將近40年的生命精華都奉獻給自己所熱愛的工作和企業,結果在即將退休的年紀被公司解雇,可能宣稱不適任,可能公司在精打細算之後發現解…
我們在孩子面前示範對立的情緒,我們在孩子面前上演算計的橋段,我們的工作或許美其名管理集中營,實質上是終結善良性命的劊子手。請不要在醫療的領空中高舉健康的大旗,所有疾病的處置和善後都屬於人類遠離身體世界後的環境元素,圍牆是我們蓋的,火是我們點的。
養生一旦背離了身體的思考就很容易偏離正軌,我們生活在一個大部分元素都遠離大自然的環境中,在養生的大方向之前,最大的阻撓居然是態度,導致我們失去健康的居然是隨身攜帶了一個大桶子。
「利他主義(Altruism)」成為專有名詞誠屬必然,這是人類的覺悟紀錄,這是哲學論述為人性指引光明的去處。
在我吸收「利他主義」的第一時間,前方還大剌剌出現一個「有效的(Effective)」字樣,花了不短的時間徹底明瞭這兩個字共同存在的意義。
這就是我所觀察到的學習態度,學和做處於完全不一樣的高度,做中學和只學而不做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局面。
我們都懂利他,也都願意利他,可是真正的現實是沒有利他的能力,真正的障礙是利他只是概念,不是全力以赴的境界。
沉默是一種行動,沉默具備龐大的力量,這就是這本書不斷在提醒我們的部分,要繞過房間裡面的大象需要集結集體的默契。
「沉默的串謀,並非圍繞著我們不小心忽略的、大體上難以察覺的事情,相反的,這類串謀其實是以我們刻意迴避、顯而易見的事情為中心。」
作者提到了恐懼與尷尬,兩種情境完全掏出人際關係中的刻意忽視或迴避,因為結果太可怕了,因為結局可能是尷尬到讓當事人無法承受。
結果就讓一件錯誤的事情繼續錯下去,甚至有可能,我們眼睜睜看著一件明明就在傷害人的事情繼續傷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