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維老師部落格

蓋棺論定

在我讀國中的時候,爺爺因肺癌過世,由於父親與爺爺都是地方名人,隔天的地方報上面刊出一篇社論,題目是「蓋棺論定」。這是我頭一次看到這個成語,意思不難懂,可是一輩子…

Read More

傳話者的居心

看過一種傳話的遊戲,早期的綜藝節目一度風行,就是同一句話由隊伍前端傳到尾端的完整性測試,在要求速度和準確性的過程,遊戲者的口齒和認知的接收敏銳度成為考驗的內容。…

Read More

解讀現象 順應趨勢

常聽到一句話說「千金難買早知道」,問題總是出在「當下一定不知道」。掌握到好機會或者錯過好機會,總是一念之間,可是這一念如果是透過智慧的洗禮,而非靠運氣或手氣,機…

Read More

解讀醫生新失業潮

父親的診所於三天前吹了熄燈號,一方面年紀大了應該休息,另一方面配合衛生署的新法規,近六年沒修滿160學分不得換新執照,所以嚴格說繼續執業也不再合法,因此一位為社…

Read More

該是兼善天下的時候了

地球上有一些人,理論上是一大批人,擁有極大的權力,幾乎也不會有意外,他們同時擁有非常多的財富,通常他們都是扮演決定事情的人,他們想幹什麼,他們想得到什麼,結果不…

Read More

道聽塗說和論人是非的循環

如果你曾經想過「為什麼人多的地方紛爭就多」,如果你也聽說過「人多是非多」這句話,你有機會順便看看自己周遭的環境,回想一下自己是否不小心就陷入「論人是非」的氛圍,…

Read More

預言沒有CD的時代

聽過LP嗎?不要想歪,我指的是Long Play,這是傳統黑膠唱片的通稱,這是我最原始的音樂啟蒙,我說我三歲就會放唱片,只有我爸媽會相信,爺爺的日本歌唱片,那是…

Read More

暢銷書

我愛看書,我愛買書,我開過書店,我超愛逛書店,如今,我也寫書,我寫的書也放在書店的貨架上,說實話,我希望我的書是一本暢銷書。可是書架有其特殊生態,書店的店長知道…

Read More

銷售疾病的人

我曾經深度探討過「你認知中的事實不是事實」這句話,這是馬克吐溫的名言,這是人類世界中非常有意思的「遊戲規則」,這也是人類運用聰明智慧把大自然的秩序搞得凌亂不堪的…

Read More

飯局 泛局

有一位學者在書上長篇大論談健康之餘,以「健康就是吃進去和沒有拉出去的總和」,看了難免會心一笑。以我自己在健康領域多年的心得,把健康問題濃縮再濃縮,簡化再簡化,最…

Read More

給我多一點繼續住在台北的理由

兩位叔叔去美國進修,結果成了美國人;幾位同學去美國留學,結果一輩子住在美國;有同學當年考上成大,結果就一直住在台南;我從南部到台北求學,結果成了台北人,似乎註定…

Read More

尊重哪裡去了?

我的生命中有兩位很偉大的「二哥」,這其實是命定中的巧合,一位是如假包換的二哥,我太太的二哥;另一位是別人的二哥,喊他二哥的是叔叔和姑姑們,他就是我父親。這兩位二…

Read More

追根究底還不會有答案

你可相信靈異體質的人所看到的事物?如果閱讀過《靈魂之旅》或是《與神對話》,你是不是那位嘴巴不經意迸出「鬼扯」的人?我們所在的位置叫凡間,我們看不到真正的天堂,當…

Read More

秩序井然之美學

前兩天過生日,我選擇國父紀念館旁的陶板屋和家人聚餐,考量點是一向方便停車的國父紀念館停車場,這是長期以人工管制的停車場,車位不多,當車位滿時,車子必須排隊等待出…

Read More

家不是旅店

家有多種解釋,先定義成「現在居住的地方」。你是一個人在外賃屋居住,你住的地方就是你的家;你們一家子住在一個產權不屬於自己的地方,每個月必須把類似於權利金的房租匯…

Read More

負面磁場何在?

在一個沒有空調的密閉空間中,一群人在裡頭待了一段時間,沒有例外,陸續會發現有人開始精神不繼,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已經影響到人的腦部傳輸。相較於綠色森林中的清晨、…

Read More

看到日本人的氣度

有一種畫面,我們一點都不陌生,是發生災難之後,民眾對商家趁火打劫的混亂狀。曾經發生在非洲、南美洲以及亞洲,沒有記錯的話,在美國也曾經發生類似事件,如果發生在國內…

Read More

你看不到的疫苗思維

又是一句話主導著我接下來的視聽,是馬克吐溫所說的「你長久認定的事實可能不是事實」,原來這是人類社會中的常態。由少數人所制定的法條,多數人必須乖乖服從;少數人擁有…

Read More

你為什麼不看書?

請不要說我武斷,我敢說必須申請失業補助或者前往就業中心排隊的人,他們這一生還沒有養成一種習慣,叫做「看書」,我這種說法並非從職業的貴賤去區分書讀得多寡,而是從看…

Read More

功利是高度傳染性的物質

站在捷運車廂內一角,仔細觀察快步走進車廂的人,我粗估有超過九成的眼神在搜尋空位,這似乎是捷運通勤族的一種生存模式,只需要一個座位,一個可以快速和世界隔離的座位。…

Read More

功利 台北 我

其實本文應該定名為「告別式的啟示」,是為母親辦後事所得到的啟蒙,是自己親身經歷過才有的深刻體會,是台北和澎湖對比之後所得到的垂直落差。很多哲學家鼓勵我們要有看到…

Read More

不愛閱讀的買書人

只要時間允許,經過書店,我一定逗留,隨便逛,我都會有收穫。書店裡有一種人,不一定找得到像誠品東湖店可以提供很好的閱讀設施,這些愛讀書的人寧可席地而坐,在閱讀的世…

Read More

六年級生的吃苦學分

常常會在職場和新朋友交換名片,有機會很簡短的聽對方行銷他的產品或生意,我發現一個人的誠懇度和年紀無關,常常是年紀比我還長的無法感動我,反倒是一些三十歲上下的年輕…

Read More

繁殖與毀滅之平衡

我們都在某個時間點,聽到關於和「大自然反撲」相關的地球危機,如果已經深信不疑,多少經歷過半信半疑的階段,畢竟就長期對環境所留下的印象,巨大的毀滅聽起來就像危言聳…

Read More

環保、保健與食物里程

汽車怠速要受罰,這是一種新觀念,因為這種行為污染空氣,也由於它不符合環保概念;就發生在我們生活中的小細節,身為地球人,我們從自身的小地方力行環保,唯恐人治不可行…

Read More

學校應該執行的環保措施

受邀到大學演講,我告訴朋友計畫談到寶特瓶的禍害,討論中互相激盪出一些靈感,既然環保應該從教育做起,不應該只是學校教育學生如何節能減碳,學校可以帶頭做,從生活習慣…

Read More

酵素新視野

在營養保健產業中,很多補給概念陷於莫衷一是的局面,很多人號稱專家,是銷售商品的專家?還是解構觀念的專家?我發覺層次不同所開發的效益也不會相同。尤其是「酵素」這個…

Read More

認同危機是唯一的活路

「你是否感受到地球的氣候已經改變了」,在過去者可能只是一個提醒的問題,如今這是放在每個人心裡面的憂患意識。如果你是地球人,你應該要思考:你能做些什麼?如果你是這…

Read More

該學學瑞士人了

最近不只一次在思考時閃過「安貧樂道」的意義,「通貨膨脹」四個字跟老師學還不如趁今年自己體會,我相信很多人最近對於人生興起少有的恐慌,就在開銷與收入拉近距離,甚至…

Read More

該清清垃圾了

電費又漲了,和老婆討論到如何節約,今年不使用冷氣依然是共識,隨時關閉不用的電源必須更嚴格執行,我則提醒老婆該徹底整理冰箱,留給冰箱循環氣流的空間。因為家裏的冰箱…

Read More

極端氣候的體認

記得看過一句西方名言,大意是「人有兩大『必須』,第一是必須死,第二是在死亡之前,必須要活著,剩下的就是活著的方式」。這句話的重點只有最後的那句話,我們可以選擇各…

Read More

給自己一個不再買瓶裝水的動機

寶特瓶這個東西在我們生活中存在多久了?我想不起來,實在是久到沒有記憶,它就這麼迅速的進入並且佔據我們的生活,廠商以廉價使用它,消費者以方便接受它,年輕時就固定到…

Read More

從昨天以前看明天過後

看別人承受災難,一次又一次,媒體放送煉獄的面貌,發生在別的國家、別的地方,想想,還可以正常呼吸,我們是幸運?還是僥倖?大規模災難的頻率高了,發生天災的地區貼近了…

Read More

從人之慾到自然之獄

從演化和生理結構分析人類的飲食,比較草食動物和肉食動物消化道的差異性,證據顯示,人類幾乎沒有太多可以放心大膽咀嚼肉食的機會。可是事實上,人類不但吃肉,吃的量又是…

Read More

為地球存亡 向細菌請命(之二)

就從一位對於健康不甚有自信的人看起,這個人很可能就是你,說句實話,你周圍的人可能都是;這位仁兄很懼怕體檢,他隨時都擔心自己得到重病,每天日子照過,他完全不知道也…

Read More

為地球存亡 向細菌請命(之一)

關於「人類的老祖宗是細菌」的說法,不知道你願意相信幾分?我不但相信,而且我還奉勸你接受所有關於細菌和人類之間的傳聞,我們人類的存活百分之百受制於我們的老祖先,可…

Read More

防堵接踵而來的災變和悲痛

閱讀近期全球的新聞事件,試著用很流行的代表字來描述心情,將心比心,應該就是類似「慌」或「恐」等極其不安的字眼,隔岸觀火,情緒也不致於太過舒坦,我的心裡跑出「慘」…

Read More

我開車 我支持高油價

真的不是要表現清高,也不是趁機展現實力,實話是個人財務實力一直處於緊繃階級,完全沒有資格擺闊,我是從尊重自然的角度去體會排放廢氣的責任,也從體會地球傷痛的方向去…

Read More

自來水就是要生飲

曾經非常喜愛飲用一種品牌的茶,口渴的時候走進便利商店,我毫不考慮鎖定唯一的目標,興致來的時候也經常開車到迪化街飲料批發商一箱一箱購買。其實這是一種蠻值得探討的消…

Read More

地球是有知覺的活體

從「物質不滅」看人體,吃了一公斤的食物,還沒有排泄掉之前,身體為地球增加一公斤的負擔,代謝不徹底的結果,食物內容物轉換成脂肪儲存,體重增加的結果,身體依然對地球…

Read More
0

購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