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維老師部落格

疫苗有沒有事?

疫苗有沒有事?如果這是你內心的疑惑,你身旁有多少人也極度疑惑? 疫苗這檔事最令人不解的癥結在大環境的認知,暫時,你可以把它定調成眼前人類世界最重要的大哉問。 切…

Read More

深度和廣度

酵素協助很多人輕鬆經歷斷食的過程,很多人所擔心的飢餓和無力感都沒有發生,我的解釋是工法和材料,重要的是台灣這塊土地的完整資源,這是大自然的贈予,是我們生長在台灣的福報。

Read More

健康無價

回想到自己收到斷食大禮的同時,面對的議題就是先為身體存款努力,還是先為銀行存款努力?類似的價值順序就經常出入我的思考脈絡中,我的決定永遠只有一個答案:銀行存款交給老天,身體存款靠自己努力。

Read More

通路

從來都不去在乎食物進駐身體之後的發展,從來都不必關注身體處理食物的辛勞,從來不必在意身體承載食物的壓力,也從來沒去深入身體囤積廢物的風險和傷害。這就是我們大人的身教,吃很美好,吃飽是很重要的價值,把眼前的食物吃完是很重要的態度,時間到了就得吃是很重要的生活作息。

Read More

孤獨的自律

斷食把孤獨淬鍊成一種骨氣,面對病痛的人最需要這種力量,身體從失衡到恢復平衡所仰賴的不會是藥品,是骨氣,是決心,是為自己的健康負起責任的覺知。

Read More

當事人

堅強與軟弱之間只有薄薄的一面牆,在養生的領空中,居然就是吃與不吃之間的取捨,在身體的原始設定中,就是餵食與斷食之間必要的平衡。

Read More

持續力

每天快走四十分鐘,難不難? 過去每天忙得七葷八素的我,不是覺得難,而是認定「不可能」。 每天在部落格發表一篇文章,難不難? 過去每天忙得七顛八倒的我,不是覺得難…

Read More

封鎖智慧的生命軌道

有一部七十年前的黑白電影「大國民」,至今依然是眾多影評人津津樂道的話題,描寫一位居住在有如世外桃源豪宅的大富翁凱恩的故事。這種富翁的生活有如一國之君,他擁有一般…

Read More

服務的誠意

這是前幾天眼前的一幕,一位青少年利用紅燈空檔卑躬屈膝兜售玉蘭花,在我前面的車主沒有意願購買,其實我也沒有興趣,可是就在前面車主揮手表示拒絕的那一刻,我看到少年罵…

Read More

那該死的主觀

我一向不是個說故事高手,可是卻深知說故事是很必要的技能,生活周遭有很多感人的故事,電視電影中也有太多賺人眼淚的啟發,有機會練習寫點值得推薦的好故事。最近欣賞「C…

Read More

你不知道自己短視近利

簡單聲明,絕非撰文表達自己的清高,是提醒自己的一種方式,也是對眾好友的扼要呼籲,畢竟我們都得走過這一段路。很可能是一種思考模式,已經形成一種慣性,也可能是自己性…

Read More

客觀的態度是終生的學習

上週末外出開會,不確定將耗掉多少時間,所以我選擇不開車,回程我選擇直接搭公車。一上車就看到一位年輕力壯的男士坐在博愛座上,中途有位老太太上車,她的身高根本搆不到…

Read More

知識份子悲歌

幾位媒體記者在命理節目中大談病痛經驗,他們都夠資深,談吐都不落俗套,堪稱螢幕裡的知識份子。針對查不出原因的病痛,他們也都有屬於自己的特殊經驗和定見,經常性的失眠…

Read More

神經有自主 人也要自主

我問剛吃過飯來聽講座的學員:「你會擔心身體不幫你消化剛吃下去的東西嗎?」所有人都搖頭,代表我們都對於身體裡進行的工程相當有自信,食物不至於停留在胃中間,身體有一…

Read More

神馳 沒有意識

棒球場上的焦點是站在球場正中央的投手,演唱會的焦點是站在台上高歌的藝人,演講場合的焦點是站在講台口沫橫飛的講者,這三種角色的共同特色是一個人捕捉所有觀眾的注意力…

Read More

高處總是冰寒

近幾天股市大跌,和台灣神話企業台塑的危機不無關係,讓我又不禁想起初入社會時父親的提醒:「做什麼都可以,就是不要去玩股票。」這句話的對錯,我自己自有分寸,我確信當…

Read More

專業有所不知

近日被推薦加入「中華自然醫學教育學會」,在一群自然醫療學者專家面前簡單闡述自己的心得,我自稱「班門弄斧」,畢竟是第一回面對這麼多同行的前輩,可是我依然展現絕對的…

Read More

專注 你的名字叫隔離

最近比較常演講,已經熟悉舞台的空氣,也常在演說的中後段全神投入,與現場聽眾融合在一起,我感覺大約一百個人左右的場子非常適合我發揮,現場的氣氛輕而易舉到達燃點。我…

Read More

第一時間

假想你坐在捷運車廂內,迎面進來一位老太太,屬於你應該要站起來讓位的標準,可是你猶豫了一會,沒能付諸行動,結果老太太就站在你前方,而繼續坐在椅子上的你,突然一陣子…

Read More

淵遠流長靠什麼?

我不是公務員,不是榮民家屬,家裡也不從事農事,所以那些「津貼」的政策或紛爭和我毫無關係,可是如果我是受惠者,我如何去滿意或不滿意這一點點的「小惠」?把這種照顧民…

Read More

處處都是博愛座

最近由於探視父親的關係,經常進出台北市的民生社區,那是個暫時性的捷運邊陲地帶,我反而更有機會品味台北市的公車服務品質。說句實話,如果可以選擇,我還是寧可選擇捷運…

Read More

新年新決心

好久以前聽外國人談「目標設定」,聊到了新年的新計畫,這是生活中稀鬆平常的念頭,面對一個新的開始,人總是要往前看,過去做不好的,來年改進;過去沒做的,新的年度開始…

Read More

裝修房子的必修學分

空了很久的隔壁,終於在去年賣給一位和我同姓而且同年齡的老闆,從他的房子開始敲敲打打,至今已經接近一年,這位專業在場景搭建的陳先生還沒有搬近來住。事實上,截至目前…

Read More
0

購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