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維老師部落格

《自律養生實踐家之旅170》 理所當然

斷食計畫就是突破健康瓶頸的過濾器,過濾掉你的膽怯,過濾掉你身上的毒素,身心靈整合出「我要」的結論,有些人的大腦無條件配合,有些人則裝沒聽到。

每個月一梯次的斷食營是否是重要的選項,每個人各自解讀,不容易達成共識的地方是這到底是主辦單位的行事曆,還是你的行事曆?

再度想起那個大魚問小魚的問題:「水都還好嗎?」,兩隻小魚接著互問彼此:「水是什麼呀?」,這就是理所當然,看不到身處何種環境的理所當然。

認清水的存在,看到世界的視野就不再一樣,換個角度認清身體的角色,看到健康的目標圖像就不再一樣。

Read More

大功勞

問自己,你是做事的人,或是邀功的人?你是真心幫助人,或是有目的而幫助人?看到多少心理受虐的人,真相是虐待他們的人不清楚自己是霸凌者,霸凌者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自己內心所承載的債務,也許是膨脹自己的債務,也許是擴張信用的債務,最終是自我毀滅的大功勞。

Read More

老當益壯有秘訣

珮貞和我一樣四年級,她對斷食有興趣和我的斷食啟蒙幾乎同步,原諒我出賣妳的年紀,剛剛領到敬老卡的珮貞卻是近十年以來感覺最年輕的一刻。這種感覺和我的現況相呼應,就是明明年紀夠資深了,可是怎麼感覺就是越來越年輕?其實,我們只是做了一般人所不相信的事情,我們只是做了配合身體運作的簡單行為而已。

Read More

那個監督我做自己的聲音

這些抉擇的背後,做自己的信念似乎還很模糊,我幾乎是在疫情的階段才有機會把屬於養生最重要的題綱彙整在自己的體悟中。經常聽到一個聲音這樣告訴我:「該做的事就去做吧」,有可能是眼前根本沒有時間做的事,可是我硬是做了去做的決定,而且提醒自己絕不會後悔。

Read More

男人難溝通?

男人在妻子心中的形象居然是一座高牆,不可能改變,溝通也不會成功。這些女性朋友都很了解一起生活多年的另外一半,即使看著他的健康每下愈況,眼睜睜看著他逐漸膨脹的肚皮,結論都是「就這樣吧」。

Read More

減輕胰臟負擔 你做了幾分?

在十二指腸的門戶,見到大小石塊早已司空見慣,多半都能順利進入輸送帶,可是就像地震發生不時會掉下來超級大的石塊般,十二指腸門戶被大石頭阻塞也是可能發生的意外,重點是當事人都不會有心理準備,也不清楚發生什麼狀況。

Read More

《自律養生實踐家之旅169》 別人的意見

到處都是不熟悉身體之道的學者專家和醫生,他們的意見主導了視聽,他們的意見干預了人體,他們的意見終止了人命。

在不熟悉身體的專家之外,還有更多更龐大的人群意見,被意見所干擾的人接受了意見,被意見所凌遲的人放棄了自己的意見。

Read More

該不該做? 想不想做?

當我們在做決定的十字路口時,應該面對的不是問題或事件本身,是我們從什麼角度問自己問題,是「該不該做?」,或是「想不想做?」。

Read More

半世紀的診療空白

領悟身體的能耐以及看穿醫療的無能是同一套邏輯,一前一後出現在我的人生道路上,兩者的明確相互牽引,時間強化了兩者之間的關聯,此起彼落,身體的能力無限上揚,醫療的荒謬持續擴大。

這一段話肯定激怒不少人,也許我連請對方息怒的機會都沒有,醫療永遠扮演救人的單位,我不會試圖否認這一點,可是撇開急症處理,進入慢性病的領域,必須很誠實的說出來,那真是一塌糊塗的表現。

Read More

不刻意成交

由於自己是在斷食的演練中熟悉這個商品,很清楚這個商品的行銷不在商品本身,在斷食的動機和執行。酵素斷食賦予我健康,把這件美好的事件經營成一套教育體系成為我腦中的藍圖,在十多年的授課和備課經驗中,深知酵素與一般商品的差異性,動機的重要性超越對於商品的需要,教育的重要性勝過商品的直接銷售。

Read More

卵巢的生存指令

把焦點放在人類的生育指令,源頭在女性身上的卵巢,一個每個月都承載生育任務的器官,它負責在固定的週期內釋放一批卵泡,正常情況下,最後只有一個或兩個卵泡發育成為成熟的卵泡。

可是在人類歷史軌跡中,胰島素穩定成為食物充裕的生物指令,進化選擇在卵巢安置足量的胰島素受體,以指示卵巢可以正常釋放卵泡。

Read More

全然

相信醫療的人不可能相信身體,這不是鐵則,卻是大數據,我的心得是二選一,不能打迷糊仗,也沒有優先順序。

Read More

《自律養生實踐家之旅168》 兩種人

靜下來想想,身旁的人就只有兩種,一種人讓你充滿希望,一種人總是讓你陷入低潮。

閱讀帶來希望,可是閱讀的人不見得會給你希望,付你薪水的人送來希望,可是老闆不一定是提升你的人。

熱愛讀書的人有機會提升你,要如何鑑別對方是提升你的人或是剝奪你信念的人,要看他是聽你說話的人,或是要你聽他說話的人。

我們身邊有兩種人,一種人願意傾聽,一種人要你傾聽。

Read More

用心在場

心不在現場,那你來做什麼?這句話說的除了是用心程度,還有動機的位置,強調過多少次了,不要強迫你的親友或你的病患來上課,也不要幫你不學習的親友買產品,因為這樣做不僅浪費錢,也浪費時間,同時浪費彼此好不容易建立的情感。

早期在斷食營,我們感謝學員把身體帶來,唯獨遺漏了學員的心可能還在家,到如今,還是有很多人無法理解身到心也要到的重要性,總是少了內源動機,總是白忙一場。

Read More

《自律養生實踐家之旅167》 仙丹妙藥

你覺得有多少比例的人會在財富與健康中選擇財富?選擇財富的人認為金錢可以買到健康,選擇健康的人主張健康就是財富。

重點是你的選擇,當你選擇財富而捨棄健康,仙丹妙藥的幻想就藏在思考的某個角落,只要運氣好,健康唾手可得。

即使你很清楚不努力而渴望成功是投機,即使你知道不努力而渴望健康是夢想,你還是寧可投機,還是寧願作夢。

健康與快樂二選一,選擇健康的比例不低,因為選擇的概念中沒有所謂經營,也沒有順序,多數人不會認知到健康之前必有快樂。

Read More

養生是思考改造的練習

解決疾病生態的地方不在醫院,在期望擁抱健康者的思考,我所見證的是全面的繳械,沒有思考,只有服從,沒有努力,只求便利。只是單純的宿便議題,很多畫面可以提供想像,人們的食慾不僅被時間綁架,也被血糖振盪所綁架,大腦的思考停留在現狀的滿足,缺乏身體內在的觀想,眼不見為淨,無法想像生命逐漸耗盡。

Read More
0

購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