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養生實踐家之旅065》 重點
健康是自己的事?還是醫生的事?
根據每個人有知識以來的記憶,醫生具備健康諮詢的專業形象,醫生也在我們失去健康的時候提供康復的解方。
問健康委託給醫生的個案「健康是誰的事」,他們口徑一致回答「自己的事」,重點是「健康到底是哪件事」,從來都沒有結論。
健康是自己的事?還是醫生的事?
根據每個人有知識以來的記憶,醫生具備健康諮詢的專業形象,醫生也在我們失去健康的時候提供康復的解方。
問健康委託給醫生的個案「健康是誰的事」,他們口徑一致回答「自己的事」,重點是「健康到底是哪件事」,從來都沒有結論。
從身體的理路去貫穿養生的道路,相信會被為數不少的人指責為離經叛道,可是我始終清楚真正違逆大自然的是看不到身體世界的任性。
只要問自己一個最簡單的問題:是健康可控還是生病可控?是身體可控還是藥物世界可控?
如果可控,任性又何妨?如果回歸真相可控,任性又何妨?如果全健康可控,任性又何妨?
看到疾病的社會呈現,看到民眾價值觀的偏差,看到下一代被現實所凌遲的希望,我們不應該只圖自己的方便。
推廣身體的時間軸十多年,進一步從睡眠不足的普及和嚴重程度領悟到社會責任,自律養生將繼續強化睡眠教育的重要性。
未來一定有機會走進第一個校園,面對學童家長,先從勉勵家長們以身作則開始,學童的健康人生必須從教育做起。
準備是一種心態,準備什麼聯結到價值觀,重視什麼就為什麼做好準備。
準備與否回歸平日的養成,《刻意練習》和《我比別人更認真》都提到十年和十萬個小時。
十年好長,可是缺乏練習的十年也過了好幾回,決定開始,才會累積出熟練的十年。
被動養生顯然不是一種成熟的教育,當我們完全忽視身體所具備的演化實力,很容易就把健康的權柄交給不相干的人。
生病是身教,說出來嚴苛,聽起來也不舒服,可是每天把藥物交給身體,最終不是自己做,是晚輩幫忙做。
餵長輩吃藥的晚輩自己也會吃藥,鮮少自問為何要吃這些藥,甚至沒有機會問自己吃這些藥是否有意義。
在現代人的養生概念中存在一種接受外力診療的需求,自己沒有能力,必須仰賴外力重建健康。
目的是獲得療癒,結果就是每一刻都進行對照與比較,好比減肥要量測體重,每天都要確認那個關鍵數字。
絕症因此而定調,不會好的慢性病因此而定義,民眾面對提供恐懼素材的工廠,不憂鬱也會憂鬱。
幼稚園老師為了讓小朋友安靜而使用特殊的藥劑,這是社會大新聞,同時也是政治新聞。
我個人的觀點,這是醫藥邏輯深入民間每一個角落的後果,我們早已放任實驗室研發出來的物質進入我們的身體。
園方的行為不應該,大家留意一下媒體的聚焦,危險藥品的存在沒有被討論,用藥邏輯永遠安穩的佔據現代人的思考。
本文的人稱不是我以外的人,嚴格說是我的反射,是每個人對自己的提問。
認識身體是很重大的覺悟,認識自己更是來到人間不可不研修的學分,還沒有答案的都必須站起來,然後走出去找到答案。
每天都問自己「你來幹嘛?」,問到你很有自信的問你所關心的人相同的問題。
每一種發生都必然有原因,在眾說紛紜的養生教材中,我們把「身體的視角」列為重點中的重點。
沒有身體的視角就不會有根本原因的揭露,因為身體視角的重點在身體的價值順序,而身體價值順序的重要性在身體的時間軸。
從身體視角看到身體的時間軸,身體時間軸的要求是斷餐,不是斷任何食物,也不是斷掉特定的營養成分。
別人的價值不再是自己的羈絆,別人的要求不再是自己的束縛。
每個人都會期待脫掉盔甲的那一刻,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等候摘下面具的那一刻。
做出慎重的決定,踏出紮實的步伐,義無反顧的大步前行。
健康的重要性無可厚非,可是把醫療的位置和健康連結很明顯忽視健康的本質,畢竟醫療非健康,醫療是善後。
對於健康有強烈需求的人必須先認清健康的本質在身體大自然,不明白就必須學習,在不停學習中督促自己和身體大自然融合。
把價值觀的論述和健康結合,大自然的概念可以涵蓋一切,把空氣、陽光、水、土壤、細菌的角色和身體融合,身體大自然的概念便浮現。
不重視身體立場的人不明白健康的本質,忽視身體權益的人不明白養生的價值順序。
我問自己:如果對方的給予創造他的快樂,我憑什麼質疑他的動機?我憑什麼去對價他的誠意?
從對方的作為對照自己的不足,除了充滿感激,對於奉獻一己之力,我留下竭盡所能的呼籲。
如果有一個畫面可以描繪「幸福除垢學」,這個畫面在我的圖像中是每天都充足睡眠的喜樂。
這麼簡單的描繪居然距離我們如此的遙遠,人類是怎麼失去健康和地球是怎麼出現危機存在相同的軌跡。
在描繪睡眠價值式微的同時,我觀察到不少疑惑的眼神,也就是把睡眠的重要性踩在腳底下的人不清楚自己的行為偏差。
被安置在睡眠上方的事項一般是:賺錢、感情、孩子、家人、成就、面子,沒有意外的,每個人都不忘記健康很重要。
不重視睡眠的人講究健康,好比每天只睡五小時的人不忘記每天去健身房運動。
如果你此刻正在承受病痛,請認真回溯自己看待健康的每一個觀點,思考自己的行為是養護了細菌?還是否定了細菌?
如果你此刻很想好好養護自己的身體,應該要整理一下所有的養生藍圖中是否有細菌存在的空間。
我們所討論的不單是補充,是養護和培育,是尊重和臣服,是信任和信服。
分享一則癌症病人死亡的故事,故事的重點在解剖大體時發現死者並沒有癌症。 這位病患曾經診斷出癌症,如今在身體完全康復的情況下離世。 這則真實故事記載在《啟動你的內…
在網路搜尋有關肝膽淨化的資訊,發現現代人身體很欠缺的淨化學分盡收到負面的指控和攻擊。 所幸我經過完整的歷練,對於肝膽淨化的領悟超出一般民眾的基本認知。 指控肝膽…
經歷過在醫院實習的一年,也是我唯一上班打卡的一年。 在敦化北路的這家大醫院同一年成立了林口分院,我經常站立在員工打卡區見證一群慌張的身影。 那是醫事人員工作的地…
「豐富心法」不斷為我的生命注入自信火苗,同時也是改變我人生很關鍵的視窗轉換。 因為不足而產生忌妒,因為不足而必須競爭,因為不足而淪至對立。 認知資源有限所以不足…
英文有個單字decade,意思是十年,十年成為一個概念,十年成為一個單位。 回想人生已經過了幾個十年,真正有意義的十年有幾回?是否已經發生對你而言非常有價值的某…
被工作框住的人不少,被忙碌綁架的人也很多,被思維鎖死的人更多。 人生最簡單的面向是你怎麼想就怎麼演,怎麼播種就怎麼收成。 勵志故事聽不少,勵志電影也看不少,唯獨…
生命很殘酷嗎?有些時候是的,生命很現實嗎?一度我們都會這樣反應。 生命不現實,它很真實,它很寫實的撰述我們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存在。 每一個行為後面都有其動機,為何…
疫情延續超過三年,沒有停止的跡象,世界依然處於混沌的狀態。 集體偏見不停放大的結果,就是集體失控。 篤信天道的人會出現類似的反思:這是什麼樣的考題?上蒼要告訴我…
一般人視煮熟的食物為最正常的食物,一般人視廚餘的垃圾分類為進步的環保措施。 吃熟食沒問題,身體能適應,唯獨熟食為身體所製造的廚餘效應被刻意忽視了。 這是不願意面…
兩個人話不投機,也許彼此都感覺在對牛彈琴,可能是領域不同,可能是思考層級不同,基本上就是頻率不同。 頻率是對話的方式,頻率也是相處的模式,廣泛看,頻率是宇宙之間…
人類世界開始有人分享間歇性斷食才是近十年之內的事情,應該是集結很多實證所凝聚出的能量。 開始有人公開談論168也才是這幾年的事,很多人都提出可觀的見證。 168…
疫苗可以不可以打?該不該打?我們這些日子都不免參與了相關的話題。 這個問題在民間當然可以討論,也會一直有人討論下去。 我們把「自律養生」四個字先完整思考一次,想…
十年前有一位在台灣教英文的老外前來諮詢,他的體重超過一百公斤,我提出連續半年每個月斷食七天的建議。 他失蹤一陣子後,再度出現在我面前,上一次的建議沒當一回事,這…
無條件強迫身體就範一直都是我們的態度,來自於環境的強度示範。 早餐、午餐、晚餐,經過每一家餐廳,大家都在吃。 同一個人從早餐時間、中餐時間到晚餐時間,都坐下來吃…
一位醫護人員出現在淨化活動中,我從介紹人得知她的醫護背景。 醫療人士願意進來學習很難得,動機多半是身體發出警訊。 對她多了一些提問,因為她的工作場域在開刀房。 …
在親友的餐敘場合中,幾位長輩正常的對話,我很習慣在一旁聆聽。 正在服用化療藥物的表哥提到他多吃肉的理由,因為需要多一些蛋白質。 對於每天都必須服用降膽固醇藥物,…
假設有人對你提出一個你無法回答的問題,因為你真的不知道問題的正解。 可是你並未告知對方你不清楚,你說出自己不是很確定的答案。 如果對方是你的學生,你有誤人子弟的…
黑猩猩和人類存在高度基因上的相似,可是人類不是黑猩猩。 進化的癥結在適應惡劣環境的實力,所謂實力就是努力。 在惡劣環境下存活下來的在基因中進化,其他的不是被環境…
「大腦喜歡它已經認識、熟悉的東西,所以你一眼就能看到熟悉的東西,不認識的東西則需要較多時間,也可能完全沒有意識到,就在你眼前被略過。」 這句話摘錄自《大難時代》…
護理人員走進病房,跟病患噓寒問暖後,接著幫病患抽痰。 病患很不好受,深知必須忍受,即使意識不太清楚,知道這是療程。 隔壁床由值班醫師和護理長合力在為病患抽肺積水…
我們做選擇,我們做決定,我們必須承擔結果。 即使是別人所提供的意見,即使是他人強迫而做的決定,承擔後果的是自己。 結果可能如我們所預期,結果也可能完全不如原來所…
很熟悉一群人集結韻律的場合,例如同學們鼓吹一對男女同學的聲音,內容是「在一起!在一起!」。 演唱會現場的觀眾要求能欣賞最高潮的經典作品,全場同步高喊「安可!安可…
面對每天要吃一把藥的人,心疼他們康復的路真長。 他們真有康復的機會嗎?客觀和主觀取得難得的交集:沒有。 說沒有的確很殘忍,應該保留一點僅存的機會,正確的說法是少…
醫生告訴病人他腸道有很多息肉,接著談到可行的治療方式。 病人不會懷疑醫生的建議,準備安排時間讓醫生切除息肉。 病人不曾思考息肉是如何在腸道內形成,息肉就像不稱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