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養生之言與行之719>
從身體的立場解讀「道法自然」,自然不是單指外在的環境,自然還有身體的角色,熟練身體之道不是僥倖,是健康必然的經歷。 到處都是不熟悉身體之道的學者專家和醫生,他們…
從身體的立場解讀「道法自然」,自然不是單指外在的環境,自然還有身體的角色,熟練身體之道不是僥倖,是健康必然的經歷。 到處都是不熟悉身體之道的學者專家和醫生,他們…
熱愛讀書的人有機會提升你,要如何鑑別對方是提升你的人或是剝奪你信念的人,要看他是聽你說話的人,或是要你聽他說話的人。 我們身邊有兩種人,一種人願意傾聽,一種人要…
為何奉獻是生命的方向,可以從進化的角度論述,也可以從造物主的慈悲得到結論。 所有生物都因細菌而存在,人類進化的大腦尤其存在細菌通訊的軌跡,負責經營共生的細菌將利…
病人被告知要繼續追蹤,追蹤什麼?追蹤可能會繼續出現的異常,熟悉這種看似正常思維的你我,不容易剖析這種社會教育的嚴重後果。 追蹤和例行性檢查是相同的邏輯,就是找出…
醫生引導病人接受治療的話語存在負向的暗示,病人多半不會察覺,可是這些身體會持續惡化的暗示徹底剝奪病人療癒的信心。 父母親不小心詆毀孩子的正向成長,他們在比較的思…
身體的異常不是一夕之間造成,它在不當的生活作息中逐漸發展,尋求解方的方向錯誤,試圖改變卻改變不了。 三餐的制約存在嚴重的謬誤,可是醫療邏輯設定用藥和三餐之間的搭…
被割掉器官的人和長期服用慢性病藥物的人排排坐,我發現他們心中對於醫療依然充滿希望,可是他們對於餘生充滿了失望。 血糖異常高的人只要被醫生警告過一次,血壓反常的人…
做了一堆檢查好確定自己沒事,和改變生活作息以確定自己狀態更好,哪一件事有意義?哪一件事有條件為養生做出定義? 如果還不能有所區隔,在紙上寫下十次「檢查」,然後寫…
手在自己身上,腳在自己身上,頭腦也在自己身上,決定在自己,行動靠自己,走多遠都由自己決定。 不相信自己,只相信別人,千萬不要說這不是你,藥物也屬於別人的指令,導…
斷食養生經常自己一個人獨處,可是它終究不是一個人可以完成的事,某個角度它很孤獨,某個角度則充滿生命的暗示,某個角度它很辛苦,某個角度則洋溢著身體內暢行無阻的感受…
熟練斷食的人都有類似的經驗,你周圍的人遲早都會好奇。初期是「大家都在吃,為什麼你不吃?」,「吃如此美好,為何你不熱衷?」,接著是「你的皮膚這麼透亮,是怎麼保養的…
「我有什麼錯?」對照「我可以如何修正改變?」,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你可能很難想像,這就是生病和不會生病在態度上最大的差異。 我總是聽到穿白袍的人說前面那句話…
我從跟上來的人看到一些重要的人格特質,他們必定是對自己很有自信的人,不會有一個內在小孩不斷出來攪局搗亂,而且他們願意探索好奇,情緒不會起伏不定。 反過來看跟不上…
看到看不到自己問題的根本問題,看到教育的人不諳所教的內容,看到號稱專業的人只專業別人身上的問題。 這時候,赫然想起「不愛自己的人要如何愛別人」這句話,繼續對照「…
為病患看診的人不清楚的病的源頭,是一件很離譜的事,看診的人不曾意識到這件事情的離譜是最大的離譜。 看診的人接受過多年的醫學基礎教育和臨床訓練,穿起白袍,選擇自己…
我們都問過醫生問題,不論他們是如何給答案,口氣中所強調的必然是聽我的準沒錯。 媒體記者選擇相信醫生的專業,多數民眾也選擇相信醫生的話。 醫生的語氣很強硬,他們不…
不認識身體之道的醫生說:醫學是偉大的科學。 問這位醫生:為何你不相信身體的自癒力?醫生回答:因為我是醫生。 媒體記者選擇相信這位醫生,多數民眾也選擇相信這位醫生…
沒有做過斷食的醫生說:那多麼危險。 問這位醫生:為何你不嘗試?醫生回答:因為沒有必要。 媒體記者選擇相信這位醫生,多數民眾也選擇相信這位醫生。 這位醫生同時告訴…
根是你所在意的事,多半是一個人,或幾個人;根是價值觀,是你最重視的事,多半是不能丟臉的事,多半是別人眼光中你的能力或你的表現。 不如意就不開心,有些不開心可以說…
因為斷食,我體悟「當斷則斷」,這四個字囊括生命中的所有人事物,只要會深思熟慮就不會浪費生命在頻率不合的人與事上。 因為斷食,我學到「即知即行」,這四個字也囊括生…
有一種我很熟悉的人格特質,稱之「我要,可是我做不到。」,通常聽到前面兩個字,後面那句話被說話的人隱藏住了。 說穿了,這是每個人都具備的基本特質,至於做得到或做不…
永遠預留著明天的空間,因為還有明天,明天之後還有明天,他們不會想到後天,他們的後天是明天的明天。 他們的思考版圖中留給辯解很大的空間,理由排排列出,形成一座藉口…
一直在犯錯的人有一種錯誤的信念,誤以為時間還很多,事實不然,最終在時間不等人的覺悟中扼腕。 年輕有犯錯的本錢,年老呢?時間掌握在自己手上,還是上天? 謀定而動,…
如果所有的文明重症存在一個共同的根,那我們應該要認真的處理根,不是處理結果,不是處理短暫的失衡,要經營不再失控的根。 糖尿病之所以越吃藥越病,糖尿病之所以越治療…
停下來思考一下,這種肅殺的氛圍是如何形成的?身體持續沒有起色是什麼情況? 相信醫生的人都抱持身體只會更壞不會更好的念頭,人會老化合理化他們的負面思考,醫生的恐嚇…
因為女性肩負著生育的責任,而懷孕、生育到泌乳都是消耗能量的過程,某個角度,女性承擔更多更大的高胰島素風險,尤其懷孕又得經歷一段高胰島素的生理異常,在不清楚胰島素…
以「早餐是危險的一餐」開啟胰島素異常的話題,早餐雖然是關鍵,卻也不全然是關鍵,因為真正關鍵在早餐所引發的一系列高低血糖的輪迴,關鍵在吃過早餐之後所接續的後面那兩…
七成至八成的糖尿病患者會失智,我們可以從這兩種病的患者行為找到蛛絲馬跡,也可以從醫療的邏輯追蹤這兩種病在特殊時間點結合在一起的機率。 如果你現在還很健康,不打算…
限時飲食的重要性從實踐中回饋,限制時間用餐的意義很深遠,除了顧及胰島素的平衡穩定,同時讓胰臟有固定休息的機會。 思考胰臟的權益同時照顧到肝臟的權益,身體處理消化…
我們必須從胰島素的角色反觀胰臟的重要性,把胰臟照顧好必須納入養生的重要細項,怎麼做?讓身兼內分泌和外分泌的胰臟適度的停工,讓胰臟可以專注在它的本務,也就是處理血…
在高胰島素血症的發展軌跡中,出現各種人類重症的多樣性發展,生病的人身上存在特殊病症的馬達,唯獨根源可以追溯到同一件事。 從點到線到成為面的圖象中,高胰島素血症是…
相信醫療的結果失去自由,「不自由毋寧死」點出把生命交給醫療的結局,如果自由無價,你要如何評論斷食的成本?你要如何計算回歸身體的投資?或者說,我們在得到享有自由的…
最懂養生的是心理諮商師,他們是真正把身、心和靈串接在一起的專業人士,有劇情的鋪陳,也有生命故事的演繹。 斷食走進比心理諮商師更深入的探索路徑,不需要證照,理出對…